资料顾问整理
材料辅导协助
周期40天内
标准2018版
服务一对一
公司重视并积参与
公司层的充分参与,进行人、财、物的合理支持是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成功建立,确保体系充分、有效的保持的重要因素,在体系的建立和运行过程中公司层应进行定期的检查和对体系进行评审,从而确保体系有效。
人员意识
通过公司人员本身的经历、经验、教育和公司培训,应确保负有相关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职责的人具备以下意识:
1)满足顾客要求和相关的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的重要性及违反这些要求的后果;
2)符合公司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要求的重要性;
3)在工作活动中实际的或潜在的职业健康安全后果,以及个人工作的改进所带来的职业健康安**益;
4)他们工作活动中实际的或潜在的重大环境影响,以及个人工作改进所带来的环境效益;
5)在执行管理方针和程序,实现管理体系要求,包括应急准备和响应要求方面的作用和职责;
6)偏离规定的运行程序的潜在后果。
各部门主管/经理应在平时工作中注意观察考核所属部门员工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意识是否符合其要求,发现问题应及时通过培训等方式提高避免产生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事故和其他公司不期望之后果。
转岗
因工作需要、个人需求等原因需进行转岗时,应按公司流程提出申请,并填写“转岗申请表”,由行政部/转入部门经理考核合格后,方可办理力转入。
转岗人员必须符合新岗位任职条件,并经新岗位部门进行培训(含岗位技能、知识和意识培训等)经考核合格后方可正式立上岗操作。
转岗审批流程
离职
员工离职须提**个月提出申请,并填写“离职申请表”
离职审批流程
1)*生产员工:车间→部门经理→厂长→行政部
2)基层管理人员:直属部门主管、经理→厂长→总经理/总裁
3)车间/部门主管():用人部门经理→厂长→总经理/总裁
4)部门经理及以上:厂长→总经理/总裁
离职员工应按公司规定办理好工作交接、领用物品归还/转交等事项,由仓库、行政部确认后方可离职。离职后应遵守公司保密要求,对自己工作中接触到的产品配方、工艺、客户、供应商等需保密资料不得外泄。

对确定的健康与安全危害因素,考虑如下方面进行评价。
从健康与安全方面考虑
健康与安全影响的规模
健康与安全影响的严重程度
发生的概率
健康与安全影响的持续时间
从经营方面考虑
有关法律及其它要求
相关方的关注
对GW的公众形象的影响
对异常及紧急状态的评价,从保管和设备方面进行评价。
对公司建设引入的新设备、新设施的评价,由导入担当部门收集、整理评价的基础资料,向健康与安全管理事务局提出,由健康与安全管理事务局向国家有关机关申报、评价。
对新购入的物质评价,由引入新物质的部门根据使用量的性质向健康与安全管理事务局提出,由健康与安全管理事务局进行评价。
GW健康与安全管理事务局把符合重大健康与安全因素条件的健康与安全危害因素登记在GW重大危害因素登记表中,取得健康与安全管理者代表和健康与安全保护推进会的确认后,向总经理提出,并取得总经理的认可。
健康与安全因素的确定、评价、登记在每年的健康与安全管理评审前,由有关责任者进行修正。如发生活动、产品、服务的法律等重大变化,由健康与安全管理者代表做出判断,及时重新评价、登记。

1 范围
本程序文件规定了事故管理职责、事故报告、调查分析及事故处理的内容和办法。
本程序文件适用于公司事故管理。
2 术语和定义
本文件采用GB/T 24001(idt ISO14001)、GB/T28001标准中的术语和定义。
2.1 伤亡事故
指企业职工在办公活动过程中,发生人身伤害、急性中毒。
4 职责
4.1 公司总经理是公司安全服务责任者。
4.2 行政部经理具体负责公司的安全办公工作。
4.3 行政部受公司总经理委托主管日常安全工作和事故处理。
4.4 行政部负责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办理因工负伤职工的劳动保险待遇。
5 管理内容和程序
5.1 范围
按照《保险条例》规定:
5.1.1 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
5.1.2 工作时间前后在工作场所内,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伤害的;
5.1.3 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等意外伤害的;
5.1.4 患职业病的;
5.1.5 因工外出期间,由于工作原因受到伤害或者发生事故下落不明的;
5.1.6 在上下班途中,受到机动车事故伤害的;
5.1.7 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认定为的其他情形。
5.1.8 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视同:
a) 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突发疾病或者在48小时之内经抢救无效的;
b) 在抢险救灾等维护国家利益、公共利益活动中受到伤害的;
c) 职工原在服役,因战、因公负伤致残,已取得革命伤残,到用人单位后旧伤复发的.
5.2 伤害程度分类
5.2.1 轻伤:系指休工在以上,相当于GB 6441 《企业职亡事故分类标准》附录B表定105个工作日以内的失能伤害。
5.2.2 重伤:系指相当于GB 6441 《企业职亡事故分类标准》附录B表定工作日等于和**过105个工作日的失能伤害。
5.2.3 。
5.3 事故报告程序
5.3.1 因服务或工作发生休工一个工作日及以上的伤害事故,均应进行调查、登记、统计和报告。
5.3.2 公司内各岗位发生事故应先及时抢救伤员、保护现场、并于事故发生半小时内报告行政部及有关部门。
5.3.3 市内发生事故应于4小时内报告本部门及行政部和有关单位。外地发生事故应于12小时内报告部门及行政部和有关单位。
5.3.4 发生重伤及以上伤亡事故,事故发生部门必须在30分钟内报告公司和行政部,积抢救伤员和严格保护好事故现场。
5.3.5 出现事故后必须依时上报,不得隐瞒,对漏报、补报者一律从严惩处。
5.3.6 行政部接到报告后应*前往事故现场,进行调查、处理,并在内报告企业、市劳动局和市总工会。发生1人及以上事故和一次重伤3人以上重大伤亡事故应同时报告受理。
5.3.7 事故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
事故发生时间、地点、单位。
事故发生的简要经过、伤亡人数,受伤部位,受伤性质,致害物名称,伤害方式。
事故发生原因的初步判断,直接经济损失的初步估计。
事故发生后,采取的措施及事故控制情况。
5.3.8 住院人员应办理的有关手续。
按照我公司有关安全管理的规定要求,发生部门应及时填报或提供如下资料:
发生事故10小时内将《事故伤害报告表》报行政部。
发生事故当月月底前将《职亡事故月报表》报行政部。
发生事故后3日内将伤亡事故分析材料、《事故处理“三不放过”报告表》报行政部,并在分析报告中写明事故简单经过、具体原因、预防措施、对责任人的处理建议等内容。
提供保险机构的诊断书、出院证、(X光片)、医嘱、用药的双等有关。
住院期间填报《职工(职业病)确定停工留薪期审批表》(一式三份),由主治医师签字并加盖诊断章。

1、了解《*共和国动物防疫法》、《*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共和国消防法》、《*共和国劳动法》和《*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和《作业场所职业健康监督管理暂行规定》(总局令*23 号)、《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GBZ 2.2 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 物理因素》、《GBZ 2.2 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 化学有害因素》、《GB19303熟肉制品企业生产卫生规范》、《GB/T20094 屠宰和熟肉类加工企业卫生管理规范》、《GB/T17236 生猪屠宰操作规程》、《GB16548 畜禽病害肉尸及其产品无害化处理规程》、《GB/T16569 畜禽产品消毒规范》、《GB/T23871 水产品加工企业卫生管理规范》、《GB 2733 鲜、冻动物性水产品卫生标准》、《GB/T 24861 水产品流通管理技术规范》、《GB 10136 腌制生食动物性水产品卫生标准》、《GB 10144动物性水产干制品卫生标准》、《GB/Z 21702 出口水产品质量安全控制规范》等为本技术领域国家、行业法规要求(主要包括法律、卫生标准)
在建立体系之初,有几项工作是十分重要
A、 危害辩识
---三种时态:考虑组织过去、现在和将来的活动、产品、服务产生的职业危害、风险。
---三种状态:考虑在正常、异常(如开/关机)和紧急条件下,所产生的职业危害、风险。
---危害的种类:物理性危害因素、化学性危害的因素、生物性危害的因素、生理和心理危害因素、物化危害因素及其它危害。
B、 财务方面:
建立任何管理体系都不可避免的需要付出代价,包括财务方面与非财务方面(民事责任、刑事责任等),应用适当的评估方法有助于评估建立体系的效益。建立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主要体现在固定环境治理设施的投资上,可以进行估算;而建立环境管理体系的收益主要体现以下四个方面:
降低事故发生率;
减少员害
提高员工工作信心;
提高生产率。
C、 法律法规的符合性:
MR和安全健康工作小组成员必须有人对职业健康安全法律、法规和其它要求有深刻的了解,工作小组应致力于编写企业危害防治程序,符合法规要求。企业在掌握对法规的符合情况后,还需要评估将来(特别是近期)法律、法规可能的变化,以便保持对法律法规的持续适应。目前国内的环境与安全保律法规大致受到安全生产、卫生*、风险评估等国际潮流的影响,风险管理工作的重视,是企业执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必须注意的重点。
另外,对以外销为主的企业,尤其要特别注意收集其主要贸易国的法规动态,西欧、北美劳动安全较地区由于受到国际劳工组织及其它劳动保护组织的要求,不得不对自己的承包商和供应商进行劳工保护的要求。
http://linfujia.cn.b2b16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