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认证服务业
认证种类ISO各类管理体系认证
服务内容ISO各类管理体系认证咨询辅导
所在地厦门
发货地厦门或福州
价格费用优惠面谈
证书网络可查
适用标准新版
审核流程按审核计划执行
资料协助准备
材料协助整理
周期30天左右
1.目的
为**员工的身体健康,消除职业性危害,预防职业病的发生,提高劳动效率,根据《*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及其相关法律法规规定,结合我公司生产特点,特制定本制度。
2.适用范围
本规定适用于公司各所属员工职业健康体检管理工作。
3. 定义
3.1职业健康检查:是采用方法筛选职业人群中一些较敏感的个体和探讨疾病与职业的关系,从而达到确保从业人员健康和促进安全生产的目的。
3.2职业禁忌:是指员工从事特定职业或者接触特定职业病危害因素时,比一般职业人群更易于遭受职业病危害和患职业病或者可能导致原有自身疾病病情加重,或者在从事作业过程中可能诱发导致对他人生命健康构成危险的疾病的个人生理或者病理状态。
3.3职业禁忌症:某些疾病(或某些生理缺陷),其患者如从事某种职业便会因职业性危害因素而使疾病病情加重或易于发生事故,则称此疾病(或生理缺陷)为该职业的职业禁忌症。
4.职责
4.1办公室是体检管理工作的负责部门,负责员工体检管理标准的制定与修订工作,下达公司员工年度体检计划并组织实施,建立健全全公司在册人员的职业健康监护档案。
4.2办公室负责新员工上岗前体检工作,负责与职业病危害因素有关的职业病或职业禁忌症者调离、调换岗位的人事管理工作。
4.3副总经理负责监督员工体检管理工作的落实。
5控制程序
5.1职业健康体检应由取得省级卫生行政部门批准的职业健康体检机构进行。
5.2职业性健康检查范围
5.2.1从事生产性有害因素或对健康有要求的作业人员上岗前的职业性健康检查。
5.2.2从事生产性有害因素的其他作业者。
5.3体检类别
职业性健康检查是指对从事有毒有害作业人员的健康状况进行检查,职业性健康检查分以下检查类别:
5.3.1就业前健康检查:是指将要从业有害作业人员(包括转岗人员),应在就业前针对可能接触的有害因素进行的健康检查。
5.3.2定期职业性健康检查:指对从事有害作业的员工按一定的间隔时间(周期)及规定的项目进行健康检查。
5.3.3应急性健康检查:工作场所发生危害员工健康的紧急情况时,需立即组织同一工作场所的员工进行健康检查。
5.3.4离岗健康检查:员工不再从事有毒有害作业,应在离岗时进行健康检查。
5.3.5职业病患者和观察对象定期复查:对已诊断为职业病的患者或观察对象,根据职业病诊断的要求,进行定期复查。
5.3.6非职业性健康检查:指对不从事有害作业员工的健康检查,不包括由于员工患病所需要的检查。
5.4体检内容、体检周期
5.4.1根据公司生产特点和员工从事的作业,可将公司的定期体检分为一般健康监护体检(非职业性健康检查)和有毒有害岗位体检两项,体检项目的内容具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内容制定,每个项目检查内容如下:
5.4.1.1非职业性健康检查(一般健康监护体检)内容为:内科常规检查、心电图、肝功能、血常规、尿常规、既往病史、现病史、女工增加妇科项目检查。
5.4.2体检周期
非职业性健康检查(一般健康监护体检)的体检周期为两年一次。
5.5体检结果处理及要求
5.5.1所有调入、签定劳动合同的员工,在上岗前必须进行就业前的体检,由行政办公室向厦门市医院提供人员名单,行政办公室负责组织体检。办公室应建立原始的个人健康监护档案,并备案。
5.5.2公司在册人员体检结果汇总后由办公室负责存档,每项体检化验分析单要保存到个人档案中,各类所拍片子要妥善保存,个人体检档案中每个项目的检查都要有所查的签字。
5.5.3员工健康监护档案应维护其真实性、科学性、保密性。除公司、办公室的工作人员因工作需要按照档案的管理规定查阅外,其他人员无权随意查阅。
5.5.4体检中发现与职业因素有关的疾病或职业禁忌症,办公室要填写到体检结果一览表中,工种不适者,由办公室会同其相关处室予以调整。
5.5.5办公室在体检中发现群体中反应且可能与所接触的职业性危害因素有关时,要对作业环境进行卫生学调查,评价,相关处室要积极配合,对所监测**标的岗位和有毒有害岗位监测结果要定期报相关部门,对接触职业性危害因素员工进行体检时,也必须职工接触的作业场所有害有毒因素进行监测。
ISO9001:2015质量管理体系标准正式发布三年期满后,2008版标准立即废止。
ISO9001——世界范围内被广泛采用的质量管理体系标准,已经让**数百万的组织受益。加快增长、提升效率、增强客户满意度和保持度,这是企业体验到的ISO9001所能带来的益处。
该标准已进行了自2000年以来的重大改版,融入了根据**用户和反馈所进行的变更。同时,ISO9000中所定义的对于理解ISO9001至关重要的术语也已被修订,且此标准于9月23日与ISO9001同时发布。
检测认证机构名称国衡认证机构行业认证行业认证种类ISO管理体系认证所在地其他
ISO认证管理在用人方面讲究的原则:
1、系统性,全面性;
2、与权限根据职责分配表,合理规划;
3、职责明确,有效避免交叉问题;
4、对职责确定,有系统方法,从制定、学习、授权、公布、废止。能有效确全员明白、有效执行。
建立后对企业用人有好处:
1、降——的降低之喜恶的影响,因为它已经形成正式文件并分布,不能随意废止。
2、扬——简化管理的混乱性、不确定性,让管理工作者职责明确,可以明确告诉其他人员,什么是你的职责范围内的工作,什么不是,**你的本职工作。
3、保——管理有成责,但如果从好的更好,差的、错的问题不再范,不再浪费管理时间呢?ISO标准化的精髓:P-D-C-A有效保存并发展我们的管理成果。
4、兼——国际化的管理、标准化的管理工作,可以让品质与其他管理工作通用化,即使是新来的管理人员,只要在其他品质管理企业做过,可以快速上岗,很好的胜任工作要求。兼容的降低管理成本与提升管理效益。
以上四点,是ISO认证标准化对企业用人、留人、招人的四点好。
1目的
用来确定公司生产,设计和服务中环境因素和危险源所适用的法律和其他应遵守的要求,并建立获取这些法律和要求的渠道。
2.适用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与公司项目活动中涉及的化工因素和危险源相关的国家,地方的法律法规,标准和其他要求的控制。
3.引用文件
GB1.1-2009 标准化工业导则部分:标准化的结构和编写规则
GB/T19001-2016 质量管理体系 要求
GB/T24001-2016 环境管理体系——要求及使用指南
ISO45001:2018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 要求
4.职责
4.1 研发部负责收集与本公司化工因素、危险源有关的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HSE部确认其适用性。
4.2各部门负责将相关的法律法规和要求传达给相关方并遵照执行。
5.控制内容
5.1收集范围
a. 国家和地方颁布的环境、安全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
b. 对公司的项目的特定行业要求;
c. 相关的国际公约;
d. 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标准。
5.2获取方法和频率
5.2.1公司相关部门要经常与环保、部门保持联系,获取相关的国家,地方环境和安全标准及其他要求,也可通过机关,协会,图书馆,书店,报刊杂志,网上查询等多种渠道收集获取新信息,确保公司得到新文本。
5.2.2相关部门每年进行一次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的获取工作,将结果通知公司办。
5.3确认和分发
5.3.1公司办根据以下条件确认所获得的法律法规的适用性:
a.根据本公司的行业特点,确认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的适用性;
b.根据地区标准确定本公司项目服务过程中涉及的化工标准和适用性;
c.是否为新版本。
5.3.2公司办根据确认结果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清单》,总经理审批后,由办公室发放到公司相关部门。
5.3.3当上述外来文件更新时,公司相关部门应及时修正,将新的内容补发至其他部门,并对旧的原件做相应处理,按《文件控制程序》执行。
5.4执行
ISO认证的项目体系有ISO9001、ISO14001、ISO14000、ISO13485、ISO27000、ISO14064、ISO22000、ISO20000、ISO/TS16949认证。
ISO9001-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ISO9001:2015标准介绍
ISO9001:2015标准
国际标准化组织(英文缩写为ISO)对9000族系列标准进行有限修改后,于1994年正式颁布实施ISO9000族系列标准,即94版。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又启动了修订的*二阶段,即彻底修改。1999年11月提出了2000版ISO/DIS9000、ISO/DIS9001和ISO/DIS9004国际标准草案。此草案经充分讨论并修改后,于2000年12月15日正式发布实施。相继经历了94版标准和2000版标准,ISO9001:2008国际标准已于2008年11月15日正式发布,中国国家标准GB/T19001-2008已经发布并于2009年3月1日实施。(参考:)2015年9月23日,万众瞩目的ISO9001:2015新版标准正式发布!宣告着*三代管理标准(G3)时代如期应境而来。此次发布的新版标准较之前版本变化巨大。
ISO认证流程
1、提出申请意向。企业向认证机构提出申请认证的意向,询问需要了解的事项,并索取有关资料。
2、咨询。如果企业有需要,可向有关的咨询机构提出咨询申请,咨询机构会派企业建立质量体系,编制质量手册,进行质量体系审核(预检查)。
3、提出正式申请。企业填写认证申请书,附上质量手册,寄交(或送交)有关认证机构。
4、认证机构审查申请书,同意后向企业发出接受申请的通知,告知应缴纳的费用。
5、 企业按通知书的要求交纳费用。
6、认证机构任命一个检查组,负责对申请企业的质量体系进行检查,将检查组名单通知申请企业。
7、检查组审查企业提交的质量手册是否符合标准;如不符合,向申请企业提出,请其修改或提供补充材料,直至基本符合为止。
8、检查组长制定检查计划并发给申请企业一份,计划包括:被检查方的名称和,检查组成员,检查的目的、范围和依据,检查日期,检查活动安排以及保密申明。
9、各检查员对自己承担的门编制检查表,安排需检查的具体内容和采用的检查方法。
10、检查组去现场检查和评定申请企业质量体系的实际运行情况,质量手册的贯彻执行情况;检查结束前,由检查组长向企业报告检查评定的初步结果,告知"推荐"、"推迟推荐"或"不推荐"的结论。
11、如果是"推迟推荐",企业应制定纠正措施,在检查组的期限内完成,达到满意的效果,并将纠正措施及其实施情况书面报告检查组长。
12、检查组长审查企业提交的纠正措施报告,必要时去现场复查,达到要求时即可推荐。
13、检查组编写并向认证机构提交质量体系检查报告。
14、认证机构审查质量体系检查报告,符合要求时,向企业颁发认证。如果经审查不符合要求时,应向申请企业发出书面通知,告知不推荐的原因。
15、企业坚持并不断改进质量体系,提高产品质量,接受认证机构的定期监督复查。
http://linfujia.cn.b2b16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