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认证服务业
认证种类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
所在地厦门
发货地厦门或福州
时间45天内
iSO14001系列标准体现了国际环境保护领域由"末端控制"到"污染预防"的发展趋势。环境管理体系(ISO14001-ISO14009)强调对组织的产品、活动、服务中具有或可能具有潜在环境影响的环境因素加以管理,建立严格的操作控制程序,保证企业环境目标的实现。生命周期分析(ISO14040-ISO14049)和环境表现(行为)评价(ISO14030-ISO14039)则将环境方面的考虑纳入产品的初设计阶段和企业活动的策划过程,为决策提供支持,预防环境污染的发生。这种预防措施更彻底有效、更能对产品发挥影响力,从而带动相关产品和行业的改进、提高。
ISO14001系列标准体现了可持续发展思想,将的环境管理经验加以提炼浓缩,转化为标准化的、可操作的管理工具和手段。例如,已颁行的环境管理体系标准,不仅提供了对体系的全面要求,还提供了建立体系的步骤、方法指南。标准中没有量和具体的技术要求,使得各类组织能够根据自身情况适度运用。
ISO14001系列标准应用领域广泛,涵盖了企业的各个管理层次,生命周期评价方法(ISO14040-ISO14049)可以用于产品及包装的设计开发,绿色产品的优选;环境表现(行为)评价(ISO14030-ISO14039)可以用于企业决策,以选择有利于环境和市场风险更小的方案;环境标志(ISO14020-ISO14029)则起到了改善企业公共关系,树立企业环境形象,促进市场开发的作用;而环境管理体系标准(ISO14001-ISO14009)则进入企业的深层管理,直接作用于现场操作与控制,明确员工的职责与分工,全面提高其环境意识。因此,ISO14000系列标准实际上构成了整个企业的环境管理构架。
ISO14001系列标准的应用是基于自愿原则。国际标准只能转化为各国国家标准而不等同于各国法律法规,不可能要求组织强制实施,因而也不会增加或改变一个组织的法律责任。组织可根据自己的经济、技术等条件选择采用。
ISO14001系列标准顺应了世界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主流,符合可持续发展思想,为企业微观环境管理提供了一套标准化的模式,对改善我国宏观及企业的微观环境管理,提升企业环境形象,促进企业迈向国际市场将产生较大帮助。
本部分考虑了与 GB/T 24001-2004《环境管理体系要求及使用指南》和GB/T 28001-2011《职业
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要求》标准要素的融合,特别是充分考虑了与GB/T 28001-2011《职业健康安全管
理体系要求》标准技术内容的协调。在Q/SY 1002.1-2007 的框架基础上,融入了国际石油公司有关
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的优实践做法,以及AQ9006-2010《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相关要求,形
成现有技术内容。
本部分旨在为组织规定有效的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体系要素,这些要素可与其他管理要求相结合,
帮助组织实现其健康、安全、环境目标。各类型组织依据本部分的要求建立、实施、保持和改进健康、
安全与环境管理体系时,应充分考虑组织的健康、安全与环境方针、活动性质、运行的风险与复杂性等
因素。
总要求
组织应建立、实施、保持和持续改进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体系。通过健康、安全与
环境初始评审,明确现有健康、安全与环境状况以及确定改进的机会,在此基础上进行策
划和设计,确定如何实现这些要求,并形成文件。*5 章描述了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体
系的要求。
本部分与 GB/T 24001-2004、GB/T 28001-2011、AQ/T 9006-2010、SY/T 6276-2010 之
间的对应关系参见附录A。
组织应界定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体系的范围,并形成文件
组织应对危害因素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过程的有效性进行评审,并根据需要进
行改进。
组织应经常性开展事故隐患排查,对排查出的事故隐患进行分级管理,制定方案,落
实整改措施、责任、资金、时限等,并对隐患整改效果进行评价(见5.3.4)。
1) 有些风险和影响可通过5.3.3 和5.3.4 所规定的措施来削减或控制;有些风险和影响可依据相关准则
通过确定关键任务或运行程序等运行控制措施进行控制。
8
组织应对其危险设施或场所进行重大危险源辨识与安全评估,确定安全措施,实
施分级管理。
类型 过程、活动 环境因素 控制措施 监测技术(方法) 排放标准
向 大 气 的排放
发酵罐、反应釜等生产运行过程中挥发的产生的异味。
SO2、NOx、烟尘、粉尘。
车间粉尘废气:设置旋风除尘+水淋洗涤
车间和实验室香料废气:车间整体封闭,抽风后进行催化燃烧和活性炭吸附
实验室**废气:
设置收集、处理设施,接入车间通风处理系统
至少应包括:SO2:HJ 482氮氧化物:HJ/T42/43颗粒物:GB/T16157烟尘:GB 5468GB 16297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
GB 14554 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71 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DB44/27 大气污染物排放限值。
贯穿这些工作始终的另一项重要工作是全员培训。建立和实施环境管理体系强调全员参与。建立和实施环境管理体系的任何一个环节,都有赖于全体人员共同努力,任何一个员工都不可能游离于体系之外,为使他们都能理解并以实际行动支持体系的建立和运行,组织必须进行充分的培训,内容从ISO14001标准,到环境方针,到适用法律法规,到个人职责,到重要环境因素,到体系文件,到作业书,到运行记录。
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是指依据ISO14001标准由第三方认证机构实施的合格评定活动。ISO14001是由国际标准化组织发布的一份标准,是ISO14000族标准中的一份标准,该标准于1996年进行发布,2004年分别由ISO国际标准化组织对该标准进行了修订,目前新版本为ISO14001-2015。
环境管理体系运行模式环境管理体系围绕环境方针的要求展开环境管理、管理的内容包括制定环境方针、实施并实现环境方针所要求的相关内容、对环境方针的实施情况与实现程度进行评审、并予以保持等。环境管理所涉及的管理要素包括组织结构、计划活动、职责、惯例、程序、过程和资源等,这些管理要素与企业生产管理、人事管理、管理是类似,没有本质区别,ISO 14001标准将它们系统化、结构化,提出环境管理模式。
这一环境管理体系模式遵循了传统的PDCA管理模式:规划(**N)、实施(DO)、检查(CHECK)和改进(ACTION),即规划出管理活动要达到的目的和遵循的原则;在实施阶段实现目标并在实施过程中体现以上工作原则;检查和发现问题,及时采取纠正措施,以保证实施与实现过程不会偏离原有目标与原则,实现过程与结果的改进提高。
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的建立和实施遵循自愿原则,由组织高管理者决策是否建立和实施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
要做好人、财、物方面的准备。由高管理者书面任命环境管理者代表。高管理者应授权建立相应的机构,并给予人力和财物方面的支持,以保证体系建立和运行的需要。
要做好初始环境评审。这项工作是对组织的环境管理情况进行评价,总结经验,找出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并分析其风险,以确定控制方法和将来的改进方向。
一般来说,要做初始环境评审,先应组建由从事环保、生产、技术、设备等各方面的人员组成工作组。工作组要完成法律法规的识别和评价,环境因素的识别和评价,现有环境管理制度和ISO14001标准差距的评价,并形成初始环境评审报告。
编制体系文件。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是一个文件化的环境管理体系,需编制环境管理手册、程序文件、作业书等。
运行环境管理体系。环境管理体系文件编制完成,正式颁布,就标志着环境管理体系已经建立并投入运行。
http://linfujia.cn.b2b16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