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顾问整理
材料辅导协助
周期120天左右
IATF16949认证顾问汽车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辅导
IATF16949认证申请质量管理体系内审员指导
IATF16949认证咨询汽车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申请
IATF16949认证辅导IATF16949认证内审员培训
它包括了质量管理体系 要求 除8.3外的全部条款。理由如下:本公司按照顾客提供的要求进行生产,公司提供的产品实现过程不涉及产品和服务的设计开发,也不影响公司提供满足顾客和适用法律法规要求的产品的能力或责任,对增强顾客满意也不产生影响。
本手册应用于公司从事镜片的生产,所涉及的所有人员、场所和过程。
对内用于内部质量管理,对外(包括认证机构)用于评定和证实本公司满足顾客要求与适用的法律法规要求的能力。同时,本手册的IATF16949标准以下条款不适用:
a)8.3.2.3 带有嵌入式软件的产品的开发;
b)8.4.2.3.1 汽车产品相关软件或带有嵌入式软件的汽车产品;
c)10.2.5 保修管理体系不适用;
1 市场部与顾客签订供货合同,确定顾客要求,并就P**标准内容与格式、顾客要求等事宜与顾客进行沟通。
2 工程部根据合同及顾客要求,组织P**提交所要求的文件、记录和生产件样品,并在零(合)件试生产阶段及下列情况下按顾客要求和P**要求组织提交有关资料(包括对供应商要求):
2.1 一种新的零(合)件或产品以及和以前批准的零(合)件相比,使用了其它不同的加工方 法或材料。
2.2 使用新的或改进的工装(不包括易损工装),包括附加的或替换用的工装。
2.3 在对现有的工装或设备进行翻新或重新布置之后进行生产。
2.4 生产是在工装和设备转移到不同的工厂或在一个新增的厂址生产的产品。
2.5 供应商对本厂产品的装配、性能有影响的零(合)件的更改,包括材料和服务
2.6 在工装停止生产达到或**过12个月后重新启用而生产的产品。
2.7 生产零(合)件的产品和过程变更,来自组织内部或供应商,此变更已影响市场产品的性能、适用性、机能和耐久性。
2.8 检验和试验方法更改——新技术的采用(不影响接收准则)。
3 生产件批准审核和提交:
3.1 当顾客对生产件批准有特定要求时,市场部将获取的有关信息及时反馈给工程部,工程部按顾客确定的生产件批准等级及P**要求组织相关部门落实P**资料和生产件样品,并对相关资料进行审核。
3.2 当顾客对生产件批准无等级要求时,按P**等级3提交。
4 顾客批准:
由市场部提交P**资料和生产件样品给顾客批准,当要求不被顾客批准时,将信息反馈给工程部,由工程部根据顾客P**要求组织相关部门采取纠正措施整改后,再次准备P**资料提交。
5 市场部将批准后的P**资料转交工程部,并将批准信息反馈给工程部,由工程部组织生产车间按P**批准的数量、时间、要求等生产条件进行生产。
6 工程部对P**资料进行归档保存,并针对相应情况对P**资料进行重新审核和更改。
7 供应商供货及出现6.2所列情况时,由工程部根据供应商质量体系开况对供应商提出P**要求,并对其按要求实施后提交的P**资料批准。原则上要求A类产品的供应商按P**手册中等级2提交资料;B类产品和C类产品的供应商按等级4提交资料。品保部对供应商提交的样品进行检查和测量;资材部负责接收及传递。顾客要求时,将供应商提交的P**由市场部转交顾客批准。
产品的营销和售后服务能力 按照《汽车产业政策》、《汽车贸易政策》、《汽车销售管理实施办法》等规范性文件的要求,企业有义务,也应有能力为消费者提供相适应的维修、保养服务。重点关注企业的组织机构、人员配置、网点建设,以及营销和售后服务管理文件和有关记录。查看产品相对应的三册。
应建立和落实与产品营销和售后服务等有关人员培训系统,营销和售后服务系统人员应能为客户提供相应的技术咨询、技术培训、维修服务,满足用户对车辆保养、维护、维修的要求。
1、企业应设立相应的部门或部门负责营销人员和售后服务人员的培训工作,使培训工作得到组织机构上的保证。
2、企业应制定营销和售后服务人员的管理办理和评价标准,编制人员培训计划(大纲)和培训课件,培训内容包括理论知识方面和实际技能操作。
3、企业应有有关人员的年度培训计划,并保留培训记录和评价记录。
4、企业应该有能力或帮助特许的营销和售后服务公司进行其公司内部人员的培训,并定期实施监督,保留监督记录。
5、企业应明确企业内部及所属营销和售后服务公司的关键岗位,对关键岗位人员必须经过能力认定。
6、鼓励企业创建计算机化的营销和售后服务人员培训系统。" 查阅培训计划、培训内容、培训记录。
6.2.2能力、培训和意识7.2.3顾客沟通8.2.1顾客满意8.5.2纠正措施
现行设计控制:列出预防措施、设计确认/验证或其他活动,这些活动的完成或承诺将确保该设计对于所考虑的失效模式和/或机理来说是充分的。现行的控制
方法是指已经用于或正用于相同或相似设计中的方法。应尽可能的把重点放在设计控制的改进上,如在实验室进行新系统试验、或创建新的系统模型化运算法等。
有两种类型的设计控制特性可以考虑:
A、预防:预防起因/机理或失效模式的发生,或减少它们的频度;
B、探测:在该项目投产前,以任何解析的或物理的方式,查出失效或失效模式的或起因/机理。
如有可能,**选用种的预防控制方法,让预防控制方法作为设计意图的一部分,因为其将影响到初的频度;初的探测度将基于失效起因/机理探测或对失效模式探测的设计控制。
探测度(D):是指零部件、半成品、成品、在安装使用前,利用现行设计的控制方法找出失效起因/机理过程缺陷的可能性的评价指标;或利用控制方法找出后续发生的实效模式的可能性的评价指标。评价等级分为“1”到“10”级,按严重程度递增。评价准则见表“3”。
1、内部需要(质量方针/企业发展等);
2、外部需要(顾客/竞争对手/社会法规);
3、以往绩效数据;
4、公司背景;
5、社会责任;
4、质量目标
5、标准关于体系的要求;
6、公司战略分析报告;
7、配套销售增长的资源需求计划;
8、相关方需求及期望;
9、顾客要求;
10、体系变更。
1、顾客要求;
2、产品技术要求;
3、公司的承诺;
4、相关法律法规要求;
5、客户订单;
6、客户抱怨;
7、顾客投诉;
8、顾客表扬;
9、顾客退货;
10、附加运费;
11、顾客满意度要求;
12、顾客中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