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期多久40天内
**
认证证书有效可查
审核流程协助推进
周期40天左右
所需资料顾问协助
申请材料整套备齐
资料咨询整理
价格费用优惠面议
适用标准ISO45001:2018
所需材料协助整理
ISO45001认证办理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办理
与ISO认证公司机构沟通的常见问题:
1、企业的运作信息,比如:所属行业,产品和服务的种类;
2、企业的规模,比如:人数,地址数,面积等;
3、企业的经营安排,比如:是否是季节性生产,审核过程中需要ISO认证公司机构需要配合的事项。
监视和测量设备的配置
品质部/行政部应分别依产品质量要求(含客户要求、产品标准要求及公司确定的要求)、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法律法规的实际情况,配备必要的监视和测量设备,并编制填写“监视和测量设备适用判定表”经品质部/行政部经理批准,以确保公司监视和测量设备能力满足要求。
当上述要求发生变化时,品质部/设备工程部应评估现有监视和测量设备能否持续满足要求,并更新“监视和测量设备适用判定表”。当发现现有设备不能满足要求时,品质部/行政部经理应向管理者代表/总经理提出,以便决定购买添置新的监视和测量设备或由外部供方进行监视和测量。
监视和测量设备的采购和验收
当需新增、更换监视和测量设备时,由需求部门提出申请(应依“监视和测量设备适用判定表”设备的量程、精度等要求),总经理批准后,由采购部统一采购。
采购的监视和测量设备由品质部/行政部查验合格证、使用说明书等资料齐全后送第三方检定/校准机构进行检定/校准(见4.3要求),合格后由品质部/行政部在相应的“计量器具台帐”上进行登记,统一编号后才能办理入库、使用。
监视和测量设备检定/校准报告由品质部负责整理归档保存。
监视和测量设备的校准/检定
公司新添置的监视和测量设备在使用前应在使用前进行校准和(或)检定,并保留相应的记录。目前公司全部采用委托有资质的第三方进行检定/校准。
品质部负责根据监视和测量设备的使用频率、使用环境、供应商的建议和国家的有关规定,确定监视和测量设备检定/校准周期,并严格按周期进行检定/校准。
监视和测量设备检定/校准及其结果的管理,
a、对于送检器具,由品质部选择相应的计量单位送检并保留检定/校准的证书。
b、品质部将检定/校准结果、校准有效期等信息记录于“计量器具台帐”上。
c\在“计量器具台帐”上下次检定/校准的日期,由品质部主管每月月初查询一次下个月到期的设备有哪些,并安排送检。
经校验合格的监视和测量设备必须贴有合格标签,有效期。无校准合格标签不得使用。
经校验不合格的监视和测量设备,应贴上“停用”标签。
经校验尚可用但误差较大,要降级使用的监视和测量设备,应贴上”限用范围”标识。
监视和测量设备不能使用,己报废待处理或待报废的设备应贴上“待处理”标识。
触电急救措施
①*将电源开关关闭,或用干燥的木料将触电者与带电体分开,尽快使触电者脱离电源。不准在触电者未脱离电源以前,赤手空拳去拖拉,万一不能断电时,宜用干燥衣服或其他绝缘物将手包裹去拉。
②触电者脱离电源后,要立即通知电工和安全员就地做人工呼吸,切勿抬往延误有利抢救时机。
③立即以快的速度组织抢救,并报告安环机动工程部。
人力资源配置
行政部根据公司的组织机构设置,结合公司的具体要求,与相关部门共同编制“职务说明书”,明确各岗位的工作范围、职责、权限和任职条件,任职条件可包含教育、培训、技能和经验的要求,并报公司总裁批准后实施。
因应公司内外部环境发生变化和发展需要,新增岗位和需对原有岗位职责、权限及任职要求有调整时,行政部应重新组织制订/修改“职务说明书”,以确保人员能力持续符合要求。
职务说明书编制审批流程:部门经理→HR经理→厂长→总裁
行政部按“职务说明书”配备各岗位人员。
人员招聘
各部门经理依所公司组织架构和实际运作需要增补人员时,应填写“员工需求增补表”向行政部提出申请(提**个月),员工需求增补表应明确增补人员岗位及其任职要求。
行政部确认后制定招聘计划并提交总经理批准后实施。
行政部拟招聘的岗位、人数,依据“职务说明书”的入职要求,通过、职业介绍所、公司内部公告栏等各种途径发布招聘信息,实施招聘。
应聘面试
人员应聘时,行政部应要求其按公司规定填写“员工应聘登记表”,行政部初步面试合格后,由用人部门主管进行复试。
复试合格,行政部及用人部门须在“面试评估及录用审批表”上记录初复试结果。
面试流程
1)*生产员工:普工招聘负责人→车间→部门经理→厂长
2)基层管理人员:行政部经理→直属部门主管、经理→厂长→总经理/总裁
3)车间/部门主管():HR经理→用人部门经理→厂长→总经理/总裁
4)部门经理及以上:行政部经理→厂长→总经理/总裁
面试通过后,由行政部通知应聘人员,应告知其公司关于试用期及其薪资待遇要求(见集团公司“关于招聘、入职、离职审批流程管理规定”),双方认可后方可办理入职手续。
试用转正
试用期内,部门主管/经理应按公司培训要求进行培训,并注意考察、记录新员工工作表现、能力。
对可能接触公司生产过程产品人员,应由公司在上岗前统一办理健康体检,取得后方可上岗,以避免影响产品质量卫生及安全要求。
试用期满后,由用人部门依公司转正制度及流程对其进行考核,达到录用标准/能胜任所属岗位工作时,申请转正;达到不要求的给予劝退,并办理离职手续。
人员培训策划
公司人员培训分为岗前培训和在职培训。所有新入职人员均须接受岗前培训并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在职培训由部门经理/行政部依公司发展规划和部门实际需求提出并实施。
需要进行人员培训的时机
1)新进员工上岗前、内部员工转岗时
2)新产品制作、采用新技术、设备、工艺或流程时
3)相关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法律法规、相关方要求发生变化时
4)公司内部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要求发生变化时,包含但不仅于重要环境因素、运行控制措施、目标指标及管理方案、应急预案等
5)出现产品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不符合时
6)依公司发展规划,包含对人才储备、员工个人生源规划而进行能力提高方面的培训
7)其他公司/部门认为需进行培训的时候
培训方式分内训和外训两种,由行政部根据年度培训计划,公司内部培训资源确定,报总经理/总裁批准后实施。
岗前培训内容
1)企业基础教育。包括公司概况、员工行为准则和规章制度、公司管理方针/目标、相关法律法规、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标准基础知识等。由行政部统一组织实施。
2)部门基础教育。包括与本部门有关的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程序、规章制度等。由所在部门经理组织进行。
3)岗位技能培训。包括与其具体岗位工作有关的产品知识、设备、工艺操作规程及紧急情况的应变措施等,由车间主管组织进行。
在职培训内容
1)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意识、管理方针、相关的职责和目标
2)适用文件、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法律及相关方要求,包含公司承诺实施的质量、环境及职业健康安全要求;
3)岗位技能、知识培训
培训实施
各部门依实际需要,在上年年底编制部门“培训申请表”报行政人事部。
行政部综合各部门培训需求和公司发展规划,编制公司“年度培训计划”,明确培训时间、受训对象、培训内容、考核方式等内容。
各部门依年度培训计划实施培训,每次培训均须填写“培训记录表”,参训人数签到,并由培训讲师或行政部进行考核,评价是否达到培训目的。如有受训人员考核不合格情况,则应视情况采取再次培训或调整岗位以确保人员能力满足要求。
培训考核方式:课堂提问、书面考核、实际操作考核、工作表现考核,依据培训内容,由培训讲师和行政部确定培训考核方式。
培训结束后由行政部收集“培训记录表”、培训课件/资料、培训过程照片、培训考核记录等资料归档以作为人员能力满足要求的证据。
目标、管理方案规划、确认流程
1 品质部组织各相关依据公司确定的方针,规划制定出质量目标、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目标。
2 品质部整理形成“各部门目标”(见管理手册附件),呈管理者代表审查、总经理审批。
3 依据审批通过的“各部门目标”,由执行部门负责策划相应的管理方案,管理方案的内容至少应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a) 方案实施的具体方法(措施)
b) 所需投入的资源(包括人力、物力和/或财力资源);
c) 规定具体负责的部门与责任人,且每一有关职能和层次在方案中的职责;
d) 方案展开的时间安排与完成的时间;
e) 如何评价管理方案实施的结果(适用时包含所需的参数)等。
4 管理方案经总经理审批通过,即可予以实施。
5管理方案复印件分发至相关责任人员,原件由品质部保存。
目标、管理方案实施绩效
1 各相关负责对所订定的质量目标、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目标和管理方案利用会议、早会、宣传栏公布等其他形式传达至本部门员工,让其了解与其自身相关的目标和管理方案。
2 相关应定期对目标、管理方案完成情况进行检查:目标每月统计一次;管理方案每季度检查一次,必要时可缩短管理方案检查时间,并将检查结果填写在“目标完成情况统计表”“管理方案完成情况检查表”上。
3在目标、管理方案统计检查过程中出现未完成情况时,应视情况进行纠正并采取纠正措施,依《不符合和纠正措施控制程序》执行。
目标适宜性评估
管理者代表依据“目标完成情况统计表”“管理方案完成情况检查表”、其他相关信息,编制并形成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目标适宜性、有效性分析管理评审输入材料提交管理评审。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者代表(MR),MR的基本条件(是在企业内从事安全管理的管理人员):
A、 对企业被评价的内容有相关的知识和经验;
B、 良好的沟通能力;
C、 能取得高层的充分信任和授权;
D、 需要有技术解决能力和顾问适时支持。
MR的主要工作
A、 确定ISO45001的组织架构运作方式及职责分配;
B、 组织好公司内各部门安全管理职责人员的安全工作分配;
C、 按照ISO45001:2018的标准规定建立、实施与保持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要求;
D、 向管理者汇报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运行情况以供评审,为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改进提供依据;
E、 确定与职业健康安全危害有关的法律法规识别沟通、不符合与纠正、记录、文件控制、管理评审的程序;
F、 对内与对外的信息、培训和交流的协调。
另外,还应重视组织所有者(股东)、员工和顾客的需求和利益,将相关方所产生的环境影响和安全健康状况、社会成本和利益等因素列入协调内容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