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体系认证培训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建立指导
食品安全体系认证辅导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建立辅导
食品安全体系内审员指导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内审员培训
食品安全体系认证流程食品安全管理流程梳理
ISO22000认证ISO22000内审员培训
FSSC22000认证FSSC22000内审员培训
ISO22000认证辅导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建立辅导
FSSC22000认证辅导食品安全管理体认证咨询
FSSC22000认证培训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建立培训
审核资料协助准备
认证材料收集整理
证书有效可查
审核流程协助推进
周期30-90天
产品接触面(容器、工具、设备和设施)
接触面符合GB4806系列标准
平滑、无凹陷、裂缝,易清洁,无污垢
设备摆放易操作、清洁、维护,避免交叉污染
固定安装设备、设施安装牢固,与地面、墙壁无缝隙
不同容器工具、标识、分开摆放
避免木质
提供外送服务餐饮服务配备盛装、分送食品密闭容器
运送食品容器、车辆封闭式,内部结构平整、易清洁
盛装、分送食品容器或车辆温度
1 目的
对产品实现的过程和产品特性进行监视和测量,以确保满足顾客的要求;对用于确定产品符合性的监视和测量设备进行控制,确保监视和测量结果的有效性。
2 范围
适用于对产品实现过程的能力进行确认;对生产所用原材料、生产的半成品和成品进行监视和测量。对产品和过程进行监视和测量用的装置、软件等(统称测量设备)。
3 职责
品管部负责对过程和产品的监视和测量。负责对测量设备的检定管理工作
4 定义
过程持续满足预定目的的能力:是指过程实现产品并使其满足要求的本领。
5 程序
5.1 过程的监视和测量
5.1.1 生产部负责识别需要进行监视和测量的产品实现过程,根据作业书和工艺文件规定对生产过程的工艺参数进行监视和测量。保证实际的工艺参数与要求相符。
5.1.2 与质量相关的各过程应根据公司总目标进行分解,转化为本过程具体的质量目标,如生产部的产品合格率、品管部的检验失误率、采购部采购产品的合格率、业务部的销售指标及顾客满意度等。为保证目标的顺利完成,需进行相应的监视和测量。
a)品管部负责对质量形成的关键过程和过程进行巡检,对数据分布趋势进行分析,明确过程质量和过程实际能力之间的关系,以确定需要采取纠正或预防措施的时机;
b)当过程产品合格率接近或低于控制下,品管部应及时发出《品质异常处理单》,定出责任部门,对其从人员、设备、原材料、各类规程、生产环境及检验等方面分析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当需要采取改进措施时,品管部制定相应的改进计划,经管理者代表审核,总经理批准后,交责任部门实施,品管部负责跟踪验证实施效果。
5.2 产品的监视和测量
产品的监视和测量流程图如下页。
5.2.1 品管部负责编制各类检验规程,明确检验点、检验频率、抽样方案、检验项目、检验方法、判别依据、使用的检验设备等。
5.2.2 进货验证
5.2.2.1 对购进物资,仓库保管员核对送货单,确认物料品名、规格、数量等无误、包装无损后,置于待检区,以“送检单”通知检验员进行检验。
5.2.2.2 检验员根据《品管部进料检验标准书》进行全数或抽样验证,并填写《进料检验报告单》:
a)仓库根据合格记录或标识办理入库手续;
b)验证不合格时,检验员在物料上挂“不合格”标牌,按《不合格品控制程序》进行处理。
根据订单信息确认产品相关要求
营业部负责识别顾客对产品的需求与期望,根据顾客规定的订货要求,如合同草案、技术协议草案及口头订单等,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a)顾客规定的要求,包括产品质量要求、交付、支持服务、价格等方面的要求;
b)虽然顾客没有明示,但预期或规定的用途所必需的要求。
c)顾客没有规定,但国家强制性标准及法律法规规定的要求。
d)本公司确定的任何附加要求。
营业部对产品相关要求进行解析,传递给相关部门进行评审。需要开发新产品时,通知开发部进行产品开发,按《设计和开发控制程序》执行。
产品相关要求的评审
常规订单
营业部直接与生产部生管确认交期可以满期要求后,由营业部经理核准。
订单:由业务负责联络有关部门评审,经生产部评审生产能力、交货期,开发部评审新能力;品管部负责评审质量保证能力和检测能力;采购部负责评审所需物料采购的能力。待评审无误后,报总经理确认,当评审异常时须由营业部与顾客协调处理。各部门评审意见填写在[{非常规产品}订单/合同评审记录表]并签名。
合同的签订和实施
对产品要求评审后,由总经理或营业部经理与顾客签订合同(或确认订单)。
合同签订(或订单确认)后,营业部负责建立《合同登记台帐》,并以[销售订单通知单]将合同内容传递到生产部,作为采购、生产、检验和出货等的依据。
营业部负责合同执行的监督,根据需要及时将信息与顾客沟通。
营业部负责将合同(订单)的执行结果记录于《合同登记台帐》。
产品要求的变更
当顾客对订单的相关要求提出变更时,业务员应以“工作联络单”联络各相关部门重新无误后,回复顾客确认。
如属公司内部提出变更时,应由相关部门以“工作联络单”联络营业部反馈顾客协调处理后,营业部将相关结果回馈到相关部门确认执行。
营业部负责与顾客的沟通
营业部应通过多种渠道向顾客介绍产品,回答顾客的咨询。
根据需要将合同的执行情况随合同的进展反馈给顾客,包括产品要求方面的更改,要与公司内部相关部门及顾客协调一致。
产品交付后,要搜集顾客的反馈信息,妥善处理顾客投诉,以取得顾客的持续满意,执行《顾客满意度管理程序》的有关规定。
设备的请购、采购、验收及管理:
(1)责任部门主管依实际需要提出设备需求,必要时可提供合格、优良之制造厂或代理商名录,作为采购参考。
(2)设备采购需求经经理评审、总经理批准后,方可进行采购作业;若对设备功能、规格等有不详之处时,采购得要求使用部门及维修人员给予支援。
(3)设备入厂时,应经使用部门、维修人员、仓管等完成验收合格后,并由维修人员依照5.2.3要求进行设备编号。
(4)所有设备应登入[设备一览表],建立[设备履历表],连同附属文件一并进行存档。
测量设备的采购及验收
由品管部根据所需监视和测量要求配置测量设备,对测量设备的采购和验收。
测量设备的初次检定
a)经验收合格的测量设备,由品管部负责送国家计量部门检定,合格后方能发放使用。对检定合格的测量设备应贴上表明其状态的性标识《合格标签》;品管部负责对该测量设备编号,建立《测量设备履历卡》,记录测量设备的编号、名称、规格型号、精度等级、生产厂家、检定周期等;并填写《测量设备一览表》;
b)品管部负责测量设备的发放。
测量设备的周期检定
a) 每年12月品管部编制下年度《测量设备周期检定计划》,根据计划执行周期检定。由品管部负责联系国家法定计量部门进行检定,并由其出具检定报告。
b) 检定合格的测量设备,由检定人员贴《合格标签》,并标明有效期;检定不合格的,不得使用。
测量设备的使用、搬运、维护和贮存控制
使用者应严格按照使用说明书或操作规程使用测量设备,确保测量设备的监视和测量能力与要求相一致,防止发生可能使检定失效的调整。使用后要进行适当的维护和保养。
在使用测量设备前,应按规定检查测量设备是否工作正常,是否在检定有效期内。
使用者在测量设备的搬运、维护和贮存过程中,要遵守使用说明书和操作规程的要求,防止其损坏或失效。
测量设备的检定、修理、报废等应记录在测量设备履历卡上。
测量设备偏离检定状态的控制
发现测量设备偏离检定状态时,应停止检测工作,及时报告品管部。品管部应追查使用该测量设备检测的产品流向,评价以往检测结果的有效性,确定需重新检测的范围并重新检测。品管部应对测量设备故障进行分析、并重新检定,采取相应的纠正措施。
对无法修复的测量设备,经品管部经理确认后,由总经理批准报废并作相应处理。
食品安全事故处理
识别紧急情况
建立食品安全防护计划,防止人为蓄意破坏
建立应急准备和响应程序
制订紧急预案,定期验证应急预案
发生食品安全事故,立即采取措施,防止事故扩大
发现经营食品属于不安全品,立即停止经营,采取公告或通知
方式告知消费者停止食用
发现食品安全事故潜在风险或发生食品安全事故,按规定报告
http://linfujia.cn.b2b16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