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体系认证培训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建立指导
食品安全体系认证辅导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建立辅导
食品安全体系内审员指导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内审员培训
食品安全体系认证流程食品安全管理流程梳理
ISO22000认证ISO22000内审员培训
FSSC22000认证FSSC22000内审员培训
ISO22000认证辅导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建立辅导
FSSC22000认证辅导食品安全管理体认证咨询
FSSC22000认证培训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建立培训
审核资料协助准备
认证材料收集整理
证书有效可查
审核流程协助推进
周期30-90天
冷藏设备维护
专人管理
不频繁开门或开门时间过长
定期彻底清洗、消毒
定期检查是否冷气泄露
定期观察和测试冷库、冰箱温度
摆放应远离热源
不能倒置或过分倾斜及碰擦
控制库存量
过程检验
首件确认:
在新产品、新配方、新工艺、新材料开始投入生产时进行首件确认,填写相应的《品质巡检记录表》和相关检验记录。
首件确认时,由操作者做好自检,报告品管巡检人员进行确认,品管巡检人员填写《品质巡检记录表》。只有首件确认合格,方可继续进行生产。如不合格应进行调整,直至首检合格,才能批量生产。
巡检:由品管员对生产过程中的产品进行抽检,每小时巡检一次,检验项目和要求按照《品管部过程检验标准书》当中的规定执行,填写《品质巡检记录表》。
成品检验(出货检验)
产品成型后包装前,由品管部检验员进行成品的检验(出货检验)。库存产品**过3个时,在出货前需重新进行检验。
检验员依据《品管部出货检验标准书》进行检验和试验,并填写成品检验记录。合格品在包装上加盖“合格”或贴上合格证,并发到仓库办理入库手续。不合格品按《不合格品控制程序》执行。
除非顾客批准,否则在所有规定活动均已圆满完成之前,不得放行产品和交付服务。
监视和测量记录
在监视和测量记录中应清楚地表明产品是否已按规定标准通过了监视和测量,记录应表明负责合格品放行的授权责任者。
监视和测量记录由品管部负责保存。
1 目的
1.1保证公司生产使用的产品满足食品卫生之要求
1.2降低采购成本
2 适用范围
本规定适应公司产品需要的原辅材料的采购。
3 职责
3.1采购部负责供方审查、订单下达、货款申报、退货处理等
3.2品管部负责材料检验、生产部负责五金配件检验
3.3仓库负责数量验收
3.4采购、品管、生产共同负责对合格供应商的评定。
4 供方管理
4.1供应商审查:对于初次进入我们公司的供应商,采购先审查供应商上的营业执照及相关产品的技术标准、卫生标准资料,剔除不符合标准的供应商,对于已经有建立采购关系的供应商,如果资料不齐全,采购必须要求其提供,否则,将其从合格供应商剔除。
4.2供应商认定:新供应商进入我们采购前,应由品管、采购等部门对其产品的技术标准、生产能力、交货能力、价格等进行综合评定,确认其符合我们公司合格供应商后,进行样品确认(或者小批量使用)后,才可以进行批量采购。
4.3外协加工厂商:公司委托外协的厂商的审查与认定与供应商标准一样,但对于外协厂商必须进行材料标准的认定,要求外协厂商使用的材料符合***标准,品管部每年应到外协厂进行至少一次的现场质量认定。
4.4公司采购的原辅材料必须在合格供应商中采购,不得采购没有合格评定的供应商提供的材料。
4.5生产设备、五金配件采购可以不进行认定程序,但对于金额**过5000元的采购,必须签定相应的合同。
5 采购管理:
5.1原辅材料采购流程:
5.1.1 生管计划 → 原物料采购计划 → 采购订单 → 来料 → 验收 → 入库 → 付款
5.1.2 由生管汇总公司销售订单,并根据订单合并分解,生成订单所需要的原物料采购计划,由采购扣减当前物料的净库存,同时,适当考虑物料的安全库存状况,生成物料采购需求,终由采购追踪物料的,结合验收状况向财务申请付款,财务根据采购合同付款约定完成付款事务。
5.1.3 以**程设计的标单包括:销售订单、生产计划、原物料采购计划、物料库存表、采购订单、进仓单、进料检验单、电子称重单、付款申请单。
5.1.4 原辅材料采购订单、进料检验单、付款申请单均有总经理核准后执行。
5.2五金采购流程:
5.2.1采购需求汇总 → 生产助理填写采购单 → 采购 → 验收 → 付款
5.2.2 五金采购主要指车间生产所需零配件等的零星采购,主要是五金、管件、电气元件设备机修用品。由生产部门汇总需求统一制单,验收由仓库核对请购单进行数量的验收,涉及品质问题,由使用部门确认。
5.2.3 此类供应商的确认,以及物件信息(包括价格、物件来源等),事先由采购人员、生产经理与经理助理、总经理助理共同确定。实际使用时如发现品质不良,由生产人员提出退货要求,采购人员负责与供应商结算。
5.3采购检验验收
5.3.1生产需要的材料由品管部按照检验,五金配件由生产部检验。
5.3.2材料及五金数量由仓库进行验收。
5.4采购的物品按照产品标识与追溯管理要求进行标识。
1 目的
对生产和服务过程进行有效控制,以确保满足顾客的需求和期望。
2 适用范围
适用于对产品的形成、过程的确认、产品的防护及放行、产品交付和适用的交付后的活动、标识和可追溯性、顾客财产的控制。
3 职责
3.1 生产部负责编制生产计划,进行生产和过程控制,负责生产设施的维护保养,负责产品的防护,负责对实现产品符合性所需的工作环境进行控制。
3.2 品管部负责产品验证和标识及可追溯性控制。
3.3 营业部负责产品的交付及售后服务工作。
3.4 开发部负责顾客财产控制。
3.5 资材部负责仓库管理。
4 定义:无
5 程序
5.1生产流程图见*6页。
5.2生产进度控制
5.2.1订单签订后,由营业部根据合同订单内容开具《销售订单通知单》,通知生产部。
5.2.2生产部生管根据《销售订单通知单》制订《周生产计划》和下列计划及通知,并用邮件方式下达:
(1) 《贴杯/发货计划》——贴杯、模切生产依据
(2) 《各批次生产状况通知单》——成型、模切生产依据
(3) 《分条,甩切通知单》——分条生产依据
(4) 《委外加工单》——外协生产、交货依据
(5) 《模具变更单》——换模依据
(6) 《原物料采购计划》——采购原辅材料依据
5.2.3生产部设备管理员依据《模具变更单》更换模具。
5.2.4生产主管根据《周生产计划》、《贴杯/发货计划》、《各批次生产状况通知单》、《分条,甩切通知单》填写“领料单”向仓库领取所需物料,并安排生产。
5.2.5生产环境控制按照《生产车间卫生管理制度》执行。
5.2.6操作人员按照生产作业书进行生产,当生产出现异常情况,操作人员无法解决时应立即报告上司处理。
5.2.7各班长将完成产品数量填写在[模切生产日报表]、[成型生产日报表]、[贴杯生产日报表]上,提供生管反馈生产进度。生产剩余材料填写“退料单”退回仓库。
5.2.8生管依据《销售订单通知单》,控制生产部的生产进度,如进度受到影响,应通知相关部门予以解决。
5.3生产过程确认
在新产品投产、新工艺、新材料、机台调整后均应进行首件确认。首件确认时,由操作者做好自检,报告品管人员进行确认,品管人员在《巡检记录表》中记录首件确认情况。只有首件确认合格,方可继续进行生产。如不合格应进行调整,直至首检合格,才能批量生产。
5.4 对生产过程关键控制点实施,配置适用的监视和测量装置,生产中要认真做好自检(检查本工序产品)、互检(检查上一工序产品)、专检(专职检验员),并作好相应记录。对产品的放行应执行《监视和测量控制程序》的有关规定。
测量设备的采购及验收
由品管部根据所需监视和测量要求配置测量设备,对测量设备的采购和验收。
测量设备的初次检定
a)经验收合格的测量设备,由品管部负责送国家计量部门检定,合格后方能发放使用。对检定合格的测量设备应贴上表明其状态的性标识《合格标签》;品管部负责对该测量设备编号,建立《测量设备履历卡》,记录测量设备的编号、名称、规格型号、精度等级、生产厂家、检定周期等;并填写《测量设备一览表》;
b)品管部负责测量设备的发放。
测量设备的周期检定
a) 每年12月品管部编制下年度《测量设备周期检定计划》,根据计划执行周期检定。由品管部负责联系国家法定计量部门进行检定,并由其出具检定报告。
b) 检定合格的测量设备,由检定人员贴《合格标签》,并标明有效期;检定不合格的,不得使用。
测量设备的使用、搬运、维护和贮存控制
使用者应严格按照使用说明书或操作规程使用测量设备,确保测量设备的监视和测量能力与要求相一致,防止发生可能使检定失效的调整。使用后要进行适当的维护和保养。
在使用测量设备前,应按规定检查测量设备是否工作正常,是否在检定有效期内。
使用者在测量设备的搬运、维护和贮存过程中,要遵守使用说明书和操作规程的要求,防止其损坏或失效。
测量设备的检定、修理、报废等应记录在测量设备履历卡上。
测量设备偏离检定状态的控制
发现测量设备偏离检定状态时,应停止检测工作,及时报告品管部。品管部应追查使用该测量设备检测的产品流向,评价以往检测结果的有效性,确定需重新检测的范围并重新检测。品管部应对测量设备故障进行分析、并重新检定,采取相应的纠正措施。
对无法修复的测量设备,经品管部经理确认后,由总经理批准报废并作相应处理。
过程控制—配送要求
送餐人员个人卫生
外卖箱(包)保持清洁,定期消毒
使用符合食品安全要求容器、包装材料
一次性容器、餐具可降解
标注加工制作时间和食用时限,提醒消费者尽快食用
宜对食品容器或包装进行封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