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认证服务业
认证种类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
所在地厦门
发货地厦门或福州
时间45天内
ISO14000可持续发展的必然之路
随着科学技术和**经济的迅猛发展,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日趋严重:人炸、资源匮乏、环境恶化。人类赖以生存的空间环境正惨遭破坏,而人口的过速膨胀使得本已有限的自然资源更显短缺,导致不同程度影响和制约了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
环境问题引起**的关注并由此而认识到,制定国际统一的环境管理标准在当今具有十分的意义。一些发达国家和国际组织率先制定和推出环境管理的法规和标准,并在本国实施。1993年6月,国际标准化组织(ISO)经过充分的筹备,正式成立了ISO/TC207环境管理技术会并在短期内推出ISO14000环境管理标准,这是继ISO9000系列标准后推出的又一重要的国际通行的管理标准。其目的是规范**企业及各种组织的活动、产品和服务的环境行为,节省资源、减少环境污染,改善环境质量,保证经济可持续发展。目前,ISO14000系列标准已被许多国家所采用,我国等同采用的GB/T24000—ISO14000环境管理系列标准已于1997年4月1日开始实施。
ISO14000系列标准的推出,为我们选择了一条开发、生产绿色产品的环保之路。它为我们提供了一套以预防为主,减少和消除产品生产过程中对环境污染的管理办法。推行ISO14000标准,可提高我国环境管理水平和全民的环境保护意识,加强环境法制观念,改善我国的环保现状,实现资源合理利用,减少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保护人类生存和发展环境,终实现人类社会和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ISO14000体系由五个要素组成,即:环境方针、策划、实施和运行、检查和纠正措施、管理评审。体系认证之标准为ISO14001,这是系列标准中的核心部分。其他标准则是其技术支撑文件,以保证环境体系审核,认证活动规范化并与国际接轨。
ISO14000的实施,有利于企业提高整体素质和环境管理水平,由对环境的事后治理转向事前预防与控制,从治标转向治本,从而实现环境优化;有利于企业从生产方式的粗放型管理向效益型管理转变,促使企业行为与经济发展水平同步,提高企业形象和效益。
实施ISO14000系列标准,走我国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必将选择保护环境作为其重要内容,这是**的共识。我国是发展*国,更需要寻求一条人口、经济、社会、环境和资源相互协调的持续发展道路,从传统的偏重数量增长的经济发展模式转向强调改善发展质量的可持续发展模式,以保证在经济稳定增长、综合国力不断提高的同时,保护自然资源和改善生态环境,实现国家长期稳定的发展,加快的步伐,使我们的家园更清洁、更安静、更舒适。
为了履行遵守法律法规要求的承诺,组织应建立、实施和保持程序,以定期评价对适
用法律法规的遵守情况。
组织应评价对应遵守的其他要求的遵守情况。可以和对法律法规遵守情况的评价一起
进行,也可以分别进行评价。
组织应保存对上述定期评价结果的记录。
注:对不同法律法规要求和应遵守的其他要求的定期评价的频次可以有所不同。
5.6.3 不符合、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
组织应建立、实施并保持程序,以处理实际和潜在的不符合,并采取纠正措施和预防
措施。程序应明确下述要求:
a) 识别和纠正不符合,采取措施减少因不符合而产生的风险和影响;
b) 对不符合进行调查,确定其原因,并采取纠正措施以避免再次发生;
c) 评价采取预防措施的需求,实施所制定的适当措施,以避免不符合的发生;
d) 记录和沟通采取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的结果;
e) 评审所采取的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的有效性。
如果在纠正措施或预防措施中识别出新的或变化的危害因素,或者对新的或变化的控
制措施的需求,则程序应要求对拟定的措施在其实施前行风险评价。
为消除实际和潜在不符合的原因而采取的任何纠正或预防措施,应与问题的严重性相
适应,并与面临的风险和影响相匹配。
对因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而引起的任何必要变化,组织应确保其体现在健康、安全与
环境管理体系文件中。
危害因素辨识、风险评价和控制措施的确定
Q/SY 1002.1-2013
7
组织应建立、实施和保持程序,用来确定其活动、产品或服务中能够控制或能够施加
影响的健康、安全与环境危害因素,以持续进行危害因素辨识、风险评价和实施必要的风
险控制和削减措施。这些程序应考虑:
a) 常规和非常规的活动;
b) 所有进入工作场所的人员(包括承包方人员和访问者)的活动;
c) 人的行为、能力和其他人为因素;
d) 已识别的源于工作场所外,能够对工作场所内组织控制下的人员产生不利影响的
危害因素;
e) 在工作场所附近,由组织控制下的相关活动所产生的危害因素;
f) 由本组织或外界所提供的工作场所的基础设施、设备和材料;
g) 组织及其活动、材料的变更,或计划的变更;
h) 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体系的更改包括临时性变更等,及其对运行、过程和活动
的影响;
i) 任何与风险评价和实施必要控制措施相关的适用法律义务;
j) 对工作区域、过程、装置、机器和(或)设备、操作程序和工作组织的设计,包
括其对人的能力的适应性;
k) 事故及潜在的危害和影响;
l) 以往活动的问题。
组织应明确各级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的责任,**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体系
的建立与运行。高管理者应对组织建立、实施、保持和持续改进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
体系提供强有力的和明确的承诺。组织健康、安全与环境的终责任由高管理者承
担。
各级应落实有感,通过以下活动予以证实:
a) 遵守法律、法规及相关要求;
b) 制定健康、安全与环境方针;
c) 确康、安全与环境目标、指标的制定和实现;
d) 主持管理评审;
e) 提供必要的资源;
f) 明确作用、分配职责和责任、授予权力,并提供有效的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
g) 确康、安全与环境管理体系有效运行的其他活动,在各项工作和活动中使员
工感受到自己对安全的重视和。
组织应建设和维护企业安全文化,采取多种形式的安全文化活动,引导全体员工的安
全和安全行为,形成具有其特点的安全价值观。
《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体系》分为三个部分:
——* 1 部分:规范;
——* 2 部分:实施指南;
——* 3 部分:审核指南。
本部分为 Q/SY 1002 的*1 部分。
本部分代替了 Q/SY 1002.1-2007《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体系* 1 部分:规范》。
本部分与 Q/SY 1002.1-2007 相比,主要改动如下:
——对术语和定义作了下列修改:
1) 增加了“判别准则”、“健康损害”、“工作场所”、“有感”、“直线责任”、“属地管理”等6
个术语和定义(本版*3 章);
2) 修改了部分术语的名称,“目标”改为“健康、安全与环境目标”,“管理方案”改为“方案”(本
版*3 章);
3) 考虑与GB/T 28001-201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要求》标准中术语和定义的协调,对“事
故”、“持续改进”、“纠正措施”、“危害因素”、“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体系”、“健康、安全与环境方针”、
“事件”、“不符合”、“绩效”、“预防措施”、“程序”、“风险”、“风险评价”等13 个术语和定义作了澄
清性修改(本版*3 章)。
——对要素作了下列修改:
1) 增加了“职业健康”、“清洁生产”两个要素(本版5.5.6、5.5.7);
2) 了“管理者代表”要素,与其他要素合并(本版5.4.1);
3) 修改了部分要素名称:“组织结构、资源和文件”改为“组织结构、职责、资源和文件”;“检
查和纠正措施”改为“检查与纠正措施”;“对危害因素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的策划”改为“危害
因素辨识、风险评价和控制措施的确定”;“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改为“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管
理方案”改为“方案”;“协商和沟通”改为“沟通、参与和协商”;“事故、事件报告、调查和处理”改
为“事故、事件管理”(本版*5 章)。
1.ISO14001证书长三年有效,每年需进行年审,三年需要换证,由相关认证机构检查企业保持情况。根据监督审核结果,可以保持,暂停或撤销认证证书的注册。
2.逾期不年审或换证,证书将会被暂停,面临过期和失效,无常使用
公司从事体系认证、产品认证、资质证书的咨询和认证:
质量管理体系认证(ISO9001)、
环境管理体系认证(ISO14001)、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ISO45001)、
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认证(ISO22000)
汽车行业质量管理体系认证(IATF16949)
信息安全认证(ISO27000)
FSC森林认证
能源管理体系认证
商品售后服务认证
http://linfujia.cn.b2b16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