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顾问协助
材料辅导整理
BRC认证顾问食品安全**标准认证顾问
BRC认证辅导食品安全体系认证培训
BRC认证申请食品安全体系内审员培训
周期90天
1.0目的
为保证出口产品的秩序及安全,按照部门的要求加贴CIQ标志。
2.0适用范围
适用于公司所有的出口产品。
3.0职责
3.1销售部负责CIQ标签的申领,监督标签的张贴情况,对使用完毕后的标签CIQ进行核销。
3.2生产部负责CIQ标签的张贴,并对张贴情况进行自检。
3.3品管部负责对申领的CIQ标签进行登记保管,对每批货所使用的CIQ标签进行分发,并对使用情况进行监督,对废弃的标签进行登记。
4.0程序
4.1生产部负责根据年发货数量核算使用CIQ标签的数量,将数量报给销售部,销售部负责到CIQ部门申购。
4.2销售部负责CIQ标签入厂后将标签送予品管部进行登记。
4.3品管部在接到CIQ标签后填写《CIQ标签台账》,填写标签的数量、编号、接收日期等项目,登记完毕后上锁管理。
4.4发货时,生产部将备货数量通知品管部,品管部根据发货件数核算使用CIQ标签的数量,交由生产部并进行登记。
4.5生产部专人负责对CIQ标签的张贴,在张贴过程中如有情况CIQ标签损失了,应将损失标签的标签号记录,如不能够识别编号应保留作废标签,到品管部换取新的CIQ标签并对损失情况进行原因说明。
4.6标签不允许有不明原因的的丢失、外借、私自买卖及产品漏贴的情况出现。
4.7标签的张贴情况生产部进行自检,发货现场销售及品管CIQ标签的张贴情况进行检查,保证每件产品上均贴有CIQ标签。
4.8装货完毕后应根据CIQ标签的实际张贴情况在监装上体现。如货未发完,CIQ标签的使用应实际发货使用的数量。如有损失,应发货作废XX张,并将使用的CIQ标签编号。
5.0标签的管理
5.1 CIQ标签的申领到CIQ的地点购买,不得随意借、随意买、随意用。
5.2 CIQ标签由品管部专人进行保管,其他人不得擅自使用或者拿取。
5.3 CIQ标签的张贴严格按照要求以每件产品为单位进行张贴,不允许出现少贴或者漏贴。
5.4填写《CIQ标签领用使用记录》时应如实填写,不得有任何的或者违规使用。
5.5生产部负责张贴CIQ的人员必须经过培训,数值标签的使用要求,并有一定重视程度。
制定工艺流程图
应制定包括每一种产品、产品类别或流程的流程图。此应囊括 HACCP 或食品安全计划范围内食品加工的各个方面,从原材料收货到加工、贮藏和分销。作为指南,此应包括,但不于以下各项:
• 厂区平面图和设备布局图
• 原材料,包括引进的设施和其他接触材料(如水、包装材料)
• 各加工步骤的顺序和相互作用
• 外包加工和分包工作
• 潜在的加工延迟
• 返工和再利用
• 低风险/高风险/高关注区的隔离
• 成品、中间品/半成品、副产品和废品。
应为建筑物、厂房和所有设备执行并维护成文的保洁规程。对加工设备和食品接触表面的保洁规程起码应涵盖:
• 保洁的责任
• 要保洁的项目/区域
• 保洁的频率
• 保洁的方法,包括必要时拆解设备进行保洁
• 保洁化学剂及浓度
• 要使用的保洁材料
• 保洁记录和验证责任。
保洁的频率和方法应以风险为基础。
应实施规程,以确保达到相关的保洁标准。
对于食品接触表面和加工设备,应确定可接受和不可接受的保洁效果的限值。这些限值应以与产品或加工区域有关的潜在危害(如微生物、原、异物污染或产品对产品的污染)为基础。因此,应根据情况通过外观目测、ATP 生物发光技术(参见词汇表)、微生物测试、原测试或化学测试确定可接
受的保洁水平。
工厂应确定当监测到的结果**过可接受的限值时需要采取的纠正措施。
在保洁规程是已确定的控制特定危害风险的前提方案的一部分的情况下,应对保洁和消毒的规程及频率进行验证且保持纪录。这应包括源自食品接触表面化学残留的风险。
应提供进行保洁所需的资源。在有必要拆解设备进行保洁或进入大型设备内部进行保洁的情况下,应对此排定适当的日期,而且在必要的情况下,应将日期排定在非生产期间。应对保洁员工进行充分的培训,或者在需要进入设备内进行保洁的情况下,提供工程支持。
在将设备重新投入生产之前应对设备的干净程度进行检查。应对保洁的检查结果进行记录,包括目测、分析和微生物检查,而且应用于识别保洁操作的发展趋势以及在必要的情况下推动改进。
保洁设备应:
• 按卫生标准设计且适合相应的目的
• 对于其预期用途进行适当的识别(如颜色编码或标签)
• 以卫生的方式进行清洁和贮存,以防止污染。
描述产品
应为每一种产品或产品组制定全面的产品描述,其中应包括有关产品安全的相关信息。作为指南,产品描述可包括,但不于以下各项:
• 组成(如原材料、成分、原、配方)
• 成分的原产地
• 影响食品安全的物理或化学属性(如 pH 值、aw)
• 处理和加工(如熟制、冷却)
• 包装系统(如气调、真空)
• 贮藏和配送条件(如冷藏、常温)
• 既定贮藏和使用条件下的长安全保质期。
应收集、维护、记录和更新进行危害性分析所需的所有相关信息。公司应确保根据综合全面的信息来源制定 HACCP 或食品安全计划,并根据请求提供参考和使用。作为指南,产品描述可包括,但不于以下各项:
• 新的科学文献
• 与特定食品相关的以往和已知危害性
• 相关的实践规范
• 公认的原则
• 与产品生产和销售相关的食品安全立法
• 客户要求。
1 管理层承诺
2 食品安全计划——HACCP
3 食品安全与质量管理体系
4 现场标准
5 产品控制
6 流程控制
7 人事
8 高风险、高关注和常温高关注生产风险区
9 对贸易产品的要求
* III 章 审核协议
前言
1 通用协议——审核准备
2 通知审核协议
3 突击审核协议
4 附加模块
5 通用协议——审核后
* IV 章 管理与
对认证机构的要求
《标准》的技术力求一致性——合规性
• 公司的背景与架构
• 工厂的临界控制点 (CCP) 总结
• 工艺流程图
• 直观的工厂平面图
• 管理层组织结构图
• 审核范围所涵盖的产品或产品组清单
• 对任何处理要求的描述(如原、投诉或其他认证)
• 对工厂和建筑物构造的描述
• 典型的班次轮换安排
• 生产计划表,以使审核涵盖相关流程(如夜班生产或不是每天都运行的流程)
• 对任何外包加工的概述
• 任何近期的质量问题、撤回或客户投诉以及其他相关绩效数据
• 对作业控制的概述,例如内部审计、测试和追踪。
本公司按GB/T 19001—2016《质量管理体系 要求》(idt ISO 9001:2015)的标准、GB/T 22000-2006《食品安全管理体系 食品链中各类组织的要求》(idt ISO 22000:2018)、GB /T 45001-2020《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 要求及指南》(idt OHSAS 18001:2007)的要求建立综合管理体系,将其形成文件,加以实施和保持,并持续改进其有效性。
本公司做到:
a) 确定综合管理体系所需的过程及在整个组织中的应用;公司应对综合管理体系所需的过程、合理预期发生的、与产品相关的食品安全危害、危险源进行充分识别,并根据其重要性进行相应的控制,以避免公司的产品直接或间接伤害消费者;
b)确定这些过程的顺序和相互作用;为使过程在受控状态下运行达到预期的目标、指标,公司根据必要性,确定所需的控制标准和方法,明确过程的输入、输出及必要的资源。
c)确定所需的准则和方法,以确保这些过程的运行和控制有效;
d)确保可以获得必要的资源和信息,以支持这些过程的运行和监视;
e)监视、测量(适用时)和分析这些过程;采取措施,运用适宜的手段和方法对工厂的综合管理体系过程和健康安全绩效进行监督、测量和分析;
f)实施必要的措施,以实现所策划的结果和对这些过程的持续改进。定期评价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必要时更新,以确保体系反映公司的活动并包含需控制的食品安全危害的信息。通过综合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实现对过程的策划和实施效果进行评价,并进行综合管理体系过程的持续改进。
公司应按本标准的要求管理这些过程。
公司目前只有终产品的装运可能影响终产品符合性且源于外部的过程,通过与集装箱公司和船运公司签订运输合同,规定适宜的运输条件来确保产品的质量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