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认证服务业
认证种类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
所在地厦门
发货地厦门或福州
时间45天内
ISO14000可持续发展的必然之路
随着科学技术和**经济的迅猛发展,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日趋严重:人炸、资源匮乏、环境恶化。人类赖以生存的空间环境正惨遭破坏,而人口的过速膨胀使得本已有限的自然资源更显短缺,导致不同程度影响和制约了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
环境问题引起**的关注并由此而认识到,制定国际统一的环境管理标准在当今具有十分的意义。一些发达国家和国际组织率先制定和推出环境管理的法规和标准,并在本国实施。1993年6月,国际标准化组织(ISO)经过充分的筹备,正式成立了ISO/TC207环境管理技术会并在短期内推出ISO14000环境管理标准,这是继ISO9000系列标准后推出的又一重要的国际通行的管理标准。其目的是规范**企业及各种组织的活动、产品和服务的环境行为,节省资源、减少环境污染,改善环境质量,保证经济可持续发展。目前,ISO14000系列标准已被许多国家所采用,我国等同采用的GB/T24000—ISO14000环境管理系列标准已于1997年4月1日开始实施。
ISO14000系列标准的推出,为我们选择了一条开发、生产绿色产品的环保之路。它为我们提供了一套以预防为主,减少和消除产品生产过程中对环境污染的管理办法。推行ISO14000标准,可提高我国环境管理水平和全民的环境保护意识,加强环境法制观念,改善我国的环保现状,实现资源合理利用,减少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保护人类生存和发展环境,终实现人类社会和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ISO14000体系由五个要素组成,即:环境方针、策划、实施和运行、检查和纠正措施、管理评审。体系认证之标准为ISO14001,这是系列标准中的核心部分。其他标准则是其技术支撑文件,以保证环境体系审核,认证活动规范化并与国际接轨。
ISO14000的实施,有利于企业提高整体素质和环境管理水平,由对环境的事后治理转向事前预防与控制,从治标转向治本,从而实现环境优化;有利于企业从生产方式的粗放型管理向效益型管理转变,促使企业行为与经济发展水平同步,提高企业形象和效益。
实施ISO14000系列标准,走我国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必将选择保护环境作为其重要内容,这是**的共识。我国是发展*国,更需要寻求一条人口、经济、社会、环境和资源相互协调的持续发展道路,从传统的偏重数量增长的经济发展模式转向强调改善发展质量的可持续发展模式,以保证在经济稳定增长、综合国力不断提高的同时,保护自然资源和改善生态环境,实现国家长期稳定的发展,加快的步伐,使我们的家园更清洁、更安静、更舒适。
1、增加了有关战略环境管理的要求
IAF国际认可论坛
战略环境管理
从组织生存和发展的战略高度来分析组织的内外部环境之后提出的环境管理的任务和目标,通过建立和实施环境管理体系来实现这些任务和目标。
2、强调与企业的经营管理相融合
3、强调作用
4、更加强调环境绩效
5、增加了“考虑生命周期”的要求
6、采用“风险管理”的思维
7、增加了“环境保护”的要求
环境保护包括: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适应及减缓气候变化,保护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
1 目的
为了达到规定的环境保护的要求,制定此程序以控制供应商的安全和环保行为,避免事故发生和减少对环境的危害。
2 适用范围
适用于对所有为提品、服务的供应商的环境行为的控制。
3 术语
A. 供应商----在合同情况下向公司提品、服务的组织。
如:维修作业供应商、提供劳动力服务的供应商、化学品供应商、提供固体废物收集和清运服务的供应商等。
B. 发包方----在合同情况下接收供应商提供的产品、服务的公司各部门。
如:行政部等。
4 职责
4.1 公司对供应商安全环保管理原则是:
4.1.1谁与供应商签承包合同,谁对供应商的环境行为实施控制。
4.1.2 行政部负责对供应商和发包方的行为进行监督,以促使他们遵守公司的环境管理规程。
4.2供应商的责任
4.2.1遵守中国和江苏省的有关环境、安全和健康卫生法规和标准。
4.2.2在公司工作中遵守公司的环境管理规定。
4.2.3 在公司开展工作前,必须接受公司行政部所做的“公司供应商环境规则须知”的培训,并办理供应商入厂登记手续。
4.2.4供应商对其员工的作业行为和自带的设施器具负有全部的安全环保责任。
4.3 发包方共同的职责:
4.3.1 执行《相关方管理规程》。在与供应商签订“承包合同”时,必须同时签订 《环境保护共建协议》,它包括安全和环保两个方面具体条款应获得双方认同并签字,它将被列作“承包合同”的附件。
4.3.2 保管所签订的《环境保护共建协议》正本,并将副本一份转交行政部保存备案。
4.3.3 应要求供应商安全环保代表(一般由施工现场负责人担任)。
4.3.4 对供应商进行安全培训,发放《供应商安全环保规则须知》。
4.3.5 将公司有关环境规程、注意事项等告诉供应商,并在《环境保护共建协议》中他们必须遵守和执行的条款。
4.3.6 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定期对长期供应商的安全环保行为进行考察,向主管提供考察报告。如涉及到重大环境风险的项目,可以请行政部协察,并提供环境咨询和考察审核意见(如重*程供应商有污染环境风险的设备供应服务商等)
4.3.7 对供应商的安全环保行为进行控制。
4.3.8 申请危险作业许可证,并查验与实施的危险作业有关的供应商人员的“许可”,这些是由部门签发的可从事某种危险作业的和工作许可证。
4.3.9 为供应商办理“公司临时出入证”。如果供应商人员中有非省内的人员,发包方须索取他们有关(指、务工证等),将复印件交行政部审核存档。
4.4行政部作为公司环境方面的管理监督者应对供应商的违规行为进行处罚,并要求发包方对其环保行为进行跟踪。
4.5 对大量常规材料的,行政部可以不与供应商签《环境保护共建协议》,但应索取所采购物品的有关安全环保资料,并向相关方传递,以确定安全使用的方法和防止对形成危害的处置方法。采购新化学品时须索取安全数据表(MSDS),以确定安全处置和应急响应的针对方法。
4.6 行政部应在《承包合同》和《环境保护共建协议》中,对供应商提供 的服务,如运输、包装方式、仓库保管、废弃物处置等,作出安全环保方面的规定。
4.7 行政部组织安排对发包方“承包合同”、“环境保护共建协议”签订人的培训,使他们获得相关的法律知识和知识,行政部予以协助。
4.8 各部门如需使用劳务工,由部门向行政部提出申请,并由行政部负责招聘。使用劳务工的部门对劳务工的安全、环保行为负有控制责任。
本部分考虑了与 GB/T 24001-2004《环境管理体系要求及使用指南》和GB/T 28001-2011《职业
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要求》标准要素的融合,特别是充分考虑了与GB/T 28001-2011《职业健康安全管
理体系要求》标准技术内容的协调。在Q/SY 1002.1-2007 的框架基础上,融入了国际石油公司有关
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的优实践做法,以及AQ9006-2010《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相关要求,形
成现有技术内容。
本部分旨在为组织规定有效的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体系要素,这些要素可与其他管理要求相结合,
帮助组织实现其健康、安全、环境目标。各类型组织依据本部分的要求建立、实施、保持和改进健康、
安全与环境管理体系时,应充分考虑组织的健康、安全与环境方针、活动性质、运行的风险与复杂性等
因素。
组织应为建立、实施、保持和持续改进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体系提供必要的资源,
包括但不限于以下:
a) 基础设施;
b) 人力资源;
c) 专项技能;
d) 技术资源;
e) 财力资源;
f) 信息资源。
组织应考虑法规的要求(如按法规要求**安全生产投入,提取安全费用),以及来自
各级管理者和相关方的意见,确保提供的资源适合于的活动、产品或服务的性质和规模以
及风险控制的需要,应用于改进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并定期评审资源的适宜性。
5.4.3 能力、培训和意识
组织应建立、实施和保持程序,以实现:
对于其工作可能产生健康、安全与环境风险和影响的所有人员,应具有相应的工作能
力。在教育、培训和(或)经历方面,组织应对其能力做出适当的规定,并对员工完成工作
的能力进行定期的评估。
组织应识别培训的需求,依据岗位风险和任职要求确定培训需求矩阵,根据培训计划
提供培训,对培训效果进行评估并采取改进措施。培训程序应考虑不同层次的职责、能力
和文化程度以及风险。组织应对管理人员、操作岗位人员、相关方的作业人员、来访人员
根据需求和法规要求进行教育培训及告知。
组织确保处于各有关和管理层次的员工都意识到:
a) 符合健康、安全与环境方针、程序和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体系要求的重要性;
b) 在工作活动中实际的或潜在的健康、安全与环境风险,以及个人工作的改进所带
来的健康、安全与环境效益;
c) 在执行健康、安全与环境方针和程序中,实现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体系要求,
包括应急准备和响应(见5.5.10)方面的作用和职责;
d) 偏离规定的运行程序的潜在后果。
ISO14001环境认证意义
1、获取国际贸易的“绿色通行证”。
2、增强企业竞争力,扩大市场份额。
3、树立企业形象。
4、改进产品性能,制造“绿色产品”。
5、改革工艺设备,实现节能降耗。
6、污染预防,环境保护。
7、避免因环境问题所造成的经济损失。
8、提高员工环保素质。
9、提高企业内部管理水平。
10、减少环境风险,实现企业永续经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