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顾问整理
材料辅导协助
周期120天左右
IATF16949认证顾问汽车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辅导
IATF16949认证申请质量管理体系内审员指导
IATF16949认证咨询汽车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申请
IATF16949认证辅导IATF16949认证内审员培训
1) 组织质量手册、程序文件、文件、记录表格的编写,负责体系文件的收发;
2) 负责方针和目标的管理,并监督实施,检查考核;
3) 负责质量体系文件的管理,组织内部质量审核和日常监督检查;
4) 负责质量管理培训教育,增强员工质量意识;
5) 负责产品检验工作,确保产品质量符合规定要求;
6) 负责内部实验室管理,编制检验与试验设备的检定计划,组织检定,确保其处于完好状态;
7) 负责处理顾客质量投诉及其它质量反馈;
8) 组织召开质量例会,制定质量改进和纠正预防措施,并跟踪验证;
9) 及时处理产品质量信息,负责组织不合格品的处置;
10)组织应对的风险和机遇过程识别、汇总、评价,措施制定,措施有效性检查;
11)负责组织编制各体系年度审核计划,组织体系审核、产品审核、过程审核,编写审核报告,跟踪不符合项的整改情况 ;
12)负责汇总质量目标指标及《KPI统计表》,编写质量月报,对主要的质量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
13)负责不符合和纠正措施实施和跟踪验证;
14)协助总经理编制管理评审计划,组织管理评审,编写相应管理评审报告及改进计划;
15)负责公司量检具管理,包括台账建立、量检具请购、校准、发放、报废与维护管理。
产品的营销和售后服务能力 按照《汽车产业政策》、《汽车贸易政策》、《汽车销售管理实施办法》等规范性文件的要求,企业有义务,也应有能力为消费者提供相适应的维修、保养服务。重点关注企业的组织机构、人员配置、网点建设,以及营销和售后服务管理文件和有关记录。查看产品相对应的三册。
应建立和落实与产品营销和售后服务等有关人员培训系统,营销和售后服务系统人员应能为客户提供相应的技术咨询、技术培训、维修服务,满足用户对车辆保养、维护、维修的要求。
1、企业应设立相应的部门或部门负责营销人员和售后服务人员的培训工作,使培训工作得到组织机构上的保证。
2、企业应制定营销和售后服务人员的管理办理和评价标准,编制人员培训计划(大纲)和培训课件,培训内容包括理论知识方面和实际技能操作。
3、企业应有有关人员的年度培训计划,并保留培训记录和评价记录。
4、企业应该有能力或帮助特许的营销和售后服务公司进行其公司内部人员的培训,并定期实施监督,保留监督记录。
5、企业应明确企业内部及所属营销和售后服务公司的关键岗位,对关键岗位人员必须经过能力认定。
6、鼓励企业创建计算机化的营销和售后服务人员培训系统。" 查阅培训计划、培训内容、培训记录。
6.2.2能力、培训和意识7.2.3顾客沟通8.2.1顾客满意8.5.2纠正措施
应建立完整的文件化销售和售后服务管理体系,包括销售政策、服务政策、服务流程、销售和服务网络规划及建设要求、备件提供、信息反馈、索赔规定、产品召回、客户管理等内容。
应按照销售和售后服务要求开展对服务网络的建设和准备工作。
1、企业应具有营销和售后服务等规定的文本,并为可控运行状态。
2、企业应当制定汽车销售和服务网络规划,网络规划包括:经营预测、网点布局方案、网络建设进度及建店、软件和硬件、网点管理模式、网点考核标准、售后服务标准等;如新建乘用车企业就其“网络规划”编制实施计划或进度安排。
3、企业编制的服务政策至少应包括从客户的咨询、售后服务、故障处理等各方面;服务流程应细化、明确,覆盖所有环节;信息反馈应是及时和全面的,并有记录。
4、企业应该为企业所有销售或准备销售的车型准备相适应的使用手册、维护保养手册、备件手册等。
5、企业应对维修网点加强监督管理,督促其提升服务能力及服务质量。
6、汽车销售和与其配套的配件供应、售后服务网点相距不得**过150公里。
7、企业应按照营销和售后服务要求开展对服务网络的建设和准备工作,并有相应的佐证材料和资料。新建乘用车企业应在三年内达到上述要求。" "1、查阅服务管理文件,内容是否齐全;
2、新产品上市时,关于销售和售后服务的策划是否充分,是否有实施和总结的记录;相关人员是否培训充分。" 4.2文件要求8.5.2纠正措施
六、产品的营销和售后服务能力 按照《汽车产业政策》、《汽车贸易政策》、《汽车销售管理实施办法》等规范性文件的要求,企业有义务,也应有能力为消费者提供相适应的维修、保养服务。重点关注企业的组织机构、人员配置、网点建设,以及营销和售后服务管理文件和有关记录。查看产品相对应的三册。
应建立和落实与产品质量有关的人员能力评价、岗位培训、考核制度和聘用机制,并应保持适当的记录。
与产品质量有关的人员均应具备相应的、技能及知识,应能够按程序文件、工艺文件或相关作业书开展工作。
在本条款中与质量相关的人员,主要是指生产线工人、检验人员、生产技术管理人员、质量技术管理人员、作业工人。
1、企业应建立人员管理、评价与考核制度;
2、重点关注关键工序操作人员、检验和试验人员、计量人员、新上岗人员或新调整工作人员的培训和岗位能力评价。" "1、了解质量相关人员工作权限、人员配置及技能情况;
2、查阅《人员管理、评价与考核制度》、培训计划及培训记录、岗位能力评价记录等文件和记录;
3、现场观察关键工序操作人员、检验和试验人员操作,是否与文件规定一致。" 质量管理人员清单、教育经历、培训经历、工作经历 6.2.2能力、培训和意识
、培训与测评记录,年度绩效考核结果、技能测评记录 6.2.2能力、培训和意识
内审员、关键工序操作人员、检验和试验人员、计量人员 6.2.1总则6.2.2能力、培训和意识
质量管理人员每季度开展一次岗位达标考试 6.2.2能力、培训和意识
现行设计控制:列出预防措施、设计确认/验证或其他活动,这些活动的完成或承诺将确保该设计对于所考虑的失效模式和/或机理来说是充分的。现行的控制
方法是指已经用于或正用于相同或相似设计中的方法。应尽可能的把重点放在设计控制的改进上,如在实验室进行新系统试验、或创建新的系统模型化运算法等。
有两种类型的设计控制特性可以考虑:
A、预防:预防起因/机理或失效模式的发生,或减少它们的频度;
B、探测:在该项目投产前,以任何解析的或物理的方式,查出失效或失效模式的或起因/机理。
如有可能,**选用种的预防控制方法,让预防控制方法作为设计意图的一部分,因为其将影响到初的频度;初的探测度将基于失效起因/机理探测或对失效模式探测的设计控制。
探测度(D):是指零部件、半成品、成品、在安装使用前,利用现行设计的控制方法找出失效起因/机理过程缺陷的可能性的评价指标;或利用控制方法找出后续发生的实效模式的可能性的评价指标。评价等级分为“1”到“10”级,按严重程度递增。评价准则见表“3”。
1、年度培训计划;
2、培训签到及记录表;
3、能力矩阵图;
4、岗位证书;
5、员工满意度调查报告;
6、绩效考核结果;
7、训练有素的员工;
8、相关方需求与期望;
9、相关方信息交流计划;
10、安全学习记录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