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期多久40天内
**
认证证书有效可查
审核流程协助推进
周期40天左右
所需资料顾问协助
申请材料整套备齐
资料咨询整理
价格费用优惠面议
适用标准ISO45001:2018
所需材料协助整理
ISO45001认证办理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办理
1、 前言
2、 顾问优势
3、 推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收益
4、 建立职业健康与安全管理体系之重点
5、 建立ISO45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步骤详述
6、 顾问工作流程
7、 ISO45001体系课程安排表
8、 ISO45001体系课程内容说明
9、 全期时间安排表
10、 策划阶段工作计划详述
11、 项目费用说明
了解生产过程产生的主要危险源及控制措施。
生产过程 主要危险源 控制措施
预处理 粉尘伤害
噪音伤害、高温
采用旋风除尘、布袋除尘器。
采取减震,建隔音,带耳塞及绿化带等减降噪措施。
加强设施建设,个人防护压榨 机械伤害、高处坠落
加强设施建设,个人防护浸出 有毒、有害溶剂、危害健康
加强设施建设,个人防护精炼 机械伤害、触电、爆炸
加强设施建设,个人防护、对设备进行定期检定
沉淀过滤、水化、碱炼、脱色、脱臭机械伤害、触电、化学品伤害、高温
加强设施建设,个人防护
成品油 火灾、爆炸 运作控制、应急措施
储存、运输 火灾、爆炸、
交通事故
运作控制、应急措施
卫生检测 了解:粉尘浓度 、噪音声级 、 **废气浓度等卫生指标应进行检测
应急准备与响应
了解:火灾、爆炸、中毒 、、、电击等因素所
致的紧急情况,应制订应急预案。
![宁德ISO45001认证申请](//l.b2b168.com/2023/01/08/16/202301081654570324584.jpg)
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的传达、学习、实施
品质部通过发放法规文件、电子档等形式将相关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传达到相关部门或存放于公司OA共享盘里,供各部门学习使用。
体系建立时有将相关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融入公司相关程序和作业文件中,由各部门/员工学习并遵守。
当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有更新时,品质部应组织各相关部门及员工学习,按《人力资源控制程序》执行。需要时应修改相关的程序/作业文件。
合规性评价
品质部应定期对法律、法规、标准和其他要求的执行遵守情况进行调查和评价,确保公司的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活动及表现与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相符合。
合规性评价时机:
合规性评价在年度管理评审前进行,每年至少一次。当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适用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发生较大变化时,报管理者代表审批,决定是否临时增加合规性评价。
合规性评价内容:
针对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适用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的合规性评价应系统、全面,综合评价公司对法规和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承诺的遵守、执行情况。主要评价内容包括:
1)包含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的适用性评价;
2)法规和其他要求要求是否转化为公司管理要求的评价;
3) 法律、法规要求和其他要求是否与公司要求有矛盾;
4) 法律法规以及公司环境管理制度的执行情况评价等。
合规性评价方式:
品质部组织各部门逐条对公司适用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的合规性进行评价,编公司的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的《合规性评价报告》。
在编制合规性评价报告时,应着重说明适用的环境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的清单、条款;所获取法规的适宜性、充分性;对法规的执行方式;对法规的执行情况和执行中存在的问题;是否存在违法现象、违规行为;不符合法规要求的工作内容及原因分析、改进措施等。
合规性评价结果处理:
对合规性评审中评价出的不符合法律、法规要求和其他要求的,应由责任部门负责执行整改,具体执行《不符合和 品质部负责将合规性评价情况和评价报告提供管理评审。
品质部或管理者代表应将合规性评价结果(包含对其不合格采取措施的情况)通过文件、公告栏、OA等形式传达到所有人员。
![宁德ISO45001认证申请](//l.b2b168.com/2020/06/09/22/202006092249012211034.jpg)
人力资源配置
行政部根据公司的组织机构设置,结合公司的具体要求,与相关部门共同编制“职务说明书”,明确各岗位的工作范围、职责、权限和任职条件,任职条件可包含教育、培训、技能和经验的要求,并报公司总裁批准后实施。
因应公司内外部环境发生变化和发展需要,新增岗位和需对原有岗位职责、权限及任职要求有调整时,行政部应重新组织制订/修改“职务说明书”,以确保人员能力持续符合要求。
职务说明书编制审批流程:部门经理→HR经理→厂长→总裁
行政部按“职务说明书”配备各岗位人员。
人员招聘
各部门经理依所公司组织架构和实际运作需要增补人员时,应填写“员工需求增补表”向行政部提出申请(提**个月),员工需求增补表应明确增补人员岗位及其任职要求。
行政部确认后制定招聘计划并提交总经理批准后实施。
行政部拟招聘的岗位、人数,依据“职务说明书”的入职要求,通过、职业介绍所、公司内部公告栏等各种途径发布招聘信息,实施招聘。
应聘面试
人员应聘时,行政部应要求其按公司规定填写“员工应聘登记表”,行政部初步面试合格后,由用人部门主管进行复试。
复试合格,行政部及用人部门须在“面试评估及录用审批表”上记录初复试结果。
面试流程
1)*生产员工:普工招聘负责人→车间→部门经理→厂长
2)基层管理人员:行政部经理→直属部门主管、经理→厂长→总经理/总裁
3)车间/部门主管():HR经理→用人部门经理→厂长→总经理/总裁
4)部门经理及以上:行政部经理→厂长→总经理/总裁
面试通过后,由行政部通知应聘人员,应告知其公司关于试用期及其薪资待遇要求(见集团公司“关于招聘、入职、离职审批流程管理规定”),双方认可后方可办理入职手续。
试用转正
试用期内,部门主管/经理应按公司培训要求进行培训,并注意考察、记录新员工工作表现、能力。
对可能接触公司生产过程产品人员,应由公司在上岗前统一办理健康体检,取得后方可上岗,以避免影响产品质量卫生及安全要求。
试用期满后,由用人部门依公司转正制度及流程对其进行考核,达到录用标准/能胜任所属岗位工作时,申请转正;达到不要求的给予劝退,并办理离职手续。
人员培训策划
公司人员培训分为岗前培训和在职培训。所有新入职人员均须接受岗前培训并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在职培训由部门经理/行政部依公司发展规划和部门实际需求提出并实施。
需要进行人员培训的时机
1)新进员工上岗前、内部员工转岗时
2)新产品制作、采用新技术、设备、工艺或流程时
3)相关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法律法规、相关方要求发生变化时
4)公司内部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要求发生变化时,包含但不仅于重要环境因素、运行控制措施、目标指标及管理方案、应急预案等
5)出现产品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不符合时
6)依公司发展规划,包含对人才储备、员工个人生源规划而进行能力提高方面的培训
7)其他公司/部门认为需进行培训的时候
培训方式分内训和外训两种,由行政部根据年度培训计划,公司内部培训资源确定,报总经理/总裁批准后实施。
岗前培训内容
1)企业基础教育。包括公司概况、员工行为准则和规章制度、公司管理方针/目标、相关法律法规、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标准基础知识等。由行政部统一组织实施。
2)部门基础教育。包括与本部门有关的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程序、规章制度等。由所在部门经理组织进行。
3)岗位技能培训。包括与其具体岗位工作有关的产品知识、设备、工艺操作规程及紧急情况的应变措施等,由车间主管组织进行。
在职培训内容
1)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意识、管理方针、相关的职责和目标
2)适用文件、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法律及相关方要求,包含公司承诺实施的质量、环境及职业健康安全要求;
3)岗位技能、知识培训
培训实施
各部门依实际需要,在上年年底编制部门“培训申请表”报行政人事部。
行政部综合各部门培训需求和公司发展规划,编制公司“年度培训计划”,明确培训时间、受训对象、培训内容、考核方式等内容。
各部门依年度培训计划实施培训,每次培训均须填写“培训记录表”,参训人数签到,并由培训讲师或行政部进行考核,评价是否达到培训目的。如有受训人员考核不合格情况,则应视情况采取再次培训或调整岗位以确保人员能力满足要求。
培训考核方式:课堂提问、书面考核、实际操作考核、工作表现考核,依据培训内容,由培训讲师和行政部确定培训考核方式。
培训结束后由行政部收集“培训记录表”、培训课件/资料、培训过程照片、培训考核记录等资料归档以作为人员能力满足要求的证据。
![宁德ISO45001认证申请](//l.b2b168.com/2019/08/15/23/201908152355063388154.jpg)
职业健康安全运行监测的内容
1职业健康安全方针适用性
2职业健康安全目标与指标达成状况
3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方案的有效性
4职业健康安全相关法律法规及其它要求的符合性
5日常职业健康安全工作的有效性
6 安全事故、事件(、触电等)发生情况
方针的监视与改进
每年底由管理者代表提出环境方针适用性报告,在管理评审会议上讨论,是否因应内部或外部因素变化而需动态修订职业健康安全方针。
目标与指标监视与改进
行政部组织各部门按照《职业健康安全目标指标一览表》中要求的频率,收集数据统计分析,做实绩与目标指标对析,并为进一步优化目标指标提供有效数据。
管理方案监视与改进
行政部对责任部门实施的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方案定期地进行跟踪监督,并验证其有效性,若在进度上与效果上存在异常时要求责任部门提出切实可行的对策做改善。
各部门经理应定期对本部门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方案的实施状况向行政部、管理者代表报告。
行政部在管理评审会议中提出有关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方案实施状况,相应部门提出改进建议。
初始安全健康状态评审
良好的策划才能确保良好的控制,此处的工作是整个体系的重中之重,需要公司内从上到下的全力支持和配合,尤其是对未曾建立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企业,应事行初始评估以调查职业健康安全的本底情况。可针对下面四个要素进行调查:
A、 法律、法规的要求(适应于企业的职业健康安全的法律法规);
B、 明确风险等级需考虑:违反法律法规、造成紧急事件、违反公共规范、引起员工及其他居民的和投诉、造成财产损失等因素;
C、 检查现行的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措施和制度;
D、 评估上次事故调查的反馈。
详细的初始评审是指,充分掌握组织产品和服务过程中所产生的职业危害,权衡相关法律法规、时间、人力、经费、技术和可控制条件等因素,为制定可以达成的持续的、有前景的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做准备。
http://linfujia.cn.b2b16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