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顾问协助
资料辅导整理
周期40天左右
ISO认证申请ISO5001认证申请
能源管理体系认证ISO50001认证顾问
识别当前的能源种类;
评价过去和现在的能源使用和消耗;
基于分析,识别主要能源使用。针对每个主要能源使用:
确定相关变量;
确定当前能源绩效;
识别在控制下工作、对主要能源使用有直接或间接影的工作人员;
确定改进能源绩效的机会并进行**排序;
评估未来的能源使用和能源消耗。
能源基准
公司制定并执行《基准、目标、指标的制定控制程序》,用于建立能源基准。公司以文件的形式建立了能源基准,并定期对能源基准进行评审。当出现以下一种或多种情况时,应对能源基准进行调整:
a)能源绩效参数不再能够反映公司能源使用和能源消耗情况时; b)公司的用能过程、运行方式或用能系统发生重大变化时; c)其他预先规定的情况。 4.4.5能源绩效参数
公司建立《能源绩效参数控制程序》,用以确定和更新能源绩效参数,并定期评审。
公司的能源绩效参数包括直接测量的参数(如XXXX烧成温度、排烟温度),和通过模型计算获得的参数(如单位产品综合能耗、基于能量平衡计算回转窑热效率的模型)。此类参数与(如用能设备、用能系统)的能源绩效水平密切相关,公司通过对能源绩效参数的监视和测量,可实时掌握对象的能源绩效水平,采取控制措施,确保能源目标和指标的实现。
能源绩效参数的设置要包括管理层面和运行层面,管理层面的能源绩效参数通常与主要能源使用的控制有关;运行层面的绩效参数与设备、设施运行控制等有关。
公司可用能源绩效参数说明其运行情况,并在影响能源绩效参数的业务活动或基准变化时更换能源绩效参数。适用时,与能源基准进行比较。 4.4.6能源目标、能源指标与能源管理实施方案
公司制定并执行《基准、目标、指标的制定控制程序》,以持续改善公司的能源利用状况、贯彻能源方针。
在制定能源目标和指标时,在公司内部有关职能和层次上,建立、实施和保持形成文件的能源目标和指标,并且制定的目标及指标是可测量的。能源目标和指标应与能源方针保持一致,能源指标应与能源目标保持一致。
在制定能源目标和指标时,充分能源评审中识别出的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主要能源使用以及改进能源绩效的机会。同时也应考虑财务、运行、经营条件、可选择的技术以及相关方的意见。
各相关部门适时更新或调整能源目标和指标。

职责
1 节能办负责组织相关部门识别可能发生的紧急情况和事故,制定应急预案,并评审应急准备和响应程序的有效性,主管本过程。
2 各项应急预案的责任部门负责预案的实施,包括落实预防措施,培训相关人员和开展必要的程序验证(或演练)。
3 所有部门都必须对发生的紧急情况和事故作出应急响应,服从责任部门的指挥。
程序
1 公司能源使用中可能出现的紧急情况和事故可能来自以下方面:
a)火灾:
b )蒸汽管道、锅炉爆炸:
c)水管道爆裂:
d ) 仓库火灾、爆炸:
e) 停电:
0 变压器、配电房等设备及设施重大故障;
g) 其他。
2 应急准备
2.1 公司将影响能源消耗和使用效率的重要岗位、场所和设备,列为潜在紧急情况和 事故的预防重点,对于这些岗位、场所的作业人员和设备的操作(管理)人员进行相关应急 准备与响应基本知识和预案的培训,合格后方能上岗作业。
2.2 编制设备操作规程和工艺操作规程,建立消防、安全管理制度。
2.3 加强对能源消耗重要设备、设施的维护保养和安全检查。
2.4 对可能发生潜在事故和紧急情况的岗位或地点,配备必要的、充足的预防设备、设施和器材,并做好这些设备、设施和器材的维护与检查。
2.5 针对可能发生的紧急情况和事故,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并通过培训、演练,提高员工的应急响应能力。
应急预案的内容包含:
a) 应急期间所有人员的职责、权限和义务:
b ) 紧急情况和事故的信息传递,包括与外部消防、环保、气象等相关部门的联络;
c ) 必要的应急措施,以减少产生的不利影响。
d ) 所需的设备、工具、材料等资源的要求:
e) 其他拟采取的措施。

实施与运行
总则
公司在实施和运行过程中,应使用策划阶段产生的各项结果,可包括:a)能源评审结果;b)能源方针;c)能源基准、能源绩效参数;d)能源目标和指标;e)能源管理实施方案;f)法律法规、政策、标准及其他要求的识别和落实情况等。
能力、培训和意识
公司编制岗位说明书,从教育、培训、技能和经验等四个方面,对与主要能源使用有关的人员能力进行了明确,并通过定期进行岗位能力评价,确定各岗位员工的能力与岗位要求的符合程度。
公司及时确定与主要能源使用及与能源管理体系运行控制有关的培训需求,并提供培训或采取招聘、调整岗位等其他措施来满足这些需求。
公司对与能源管理工作有重大影响的人员进行岗位技能培训,并保存有相关的记录。
公司利用绩效考核、知识竞赛、宣传栏、节能源宣周等活动对全员进行了各种培训,使全体人员都意识到能源方针和能源管理体系的重要性,满足能源管理体系要求的作用、职责和权限,降低能源消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等能源绩效改进给组织带来的效益,以及自身活动对能源使用和消耗产生的实际或潜在影响,其活动和行为对实现能源目标和指标的贡献,偏离规定运行程序的潜在后果。
信息交流
公司制定并执行《信息交流与沟通控制程序》,为保证任何为其或代表其工作的人员获取所需的信息,以促进理解、协调行动,进行改进,并有效地参与管理活动。内部信息沟通的范围涉及全公司,包括横向的各职能之间、纵向的各层次之间的信息沟通,沟通内容是关于能源绩效、能源管理体系的信息;

能源服务、产品和设备的采购
公司在采购对主要能源使用具有或可能具有影响的能源服务、产品和设备时,应建立和实施相关准则评价供应商,在这个过程中应考虑能源使用、能源消耗和能源效率的要求,并告知供应商,具体包括以下内容:
a)与能源相关的法律法规、政策、标准及其他要求;
b)采购的能源服务、产品和设备与公司整个用能系统的匹配程度; c)采购产品和设备的能效水平、运行稳定性; d)用能设备操作人员的能力水平;
e)供应商自身的资质、信誉、技术实力、经验等。 3 能源的采购
公司制定并执行《能源采购控制程序》,对能源采购过程进行控制,保证采购的能源符合生产的需要,并达到降低能源消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的目的。在程序中明确了对供方评价、能源的采购标准或规范、能源计量和验证、能源输配和贮存的要求,以及能源质量、可获得性、成本结构、环境影响和可再生资源等。公司定期对采购过程进行评价,以验证其有效性,当采购的产品和设备已经或可能会对能源使用造成重要影响时,公司应对采购过程进行评价。
标准条款中要求建立程序的一项:文件控制;
标准条款中要求形成文件的六项:总要求、总则、能源评审、目标指标、管理方案、信息交流;
标准条款中要求建立的记录九项:能源评审、能源基准、能力培训和意识、监视、测量与分析(2处)、合规性评价、内审、4不符合、纠正、纠正措施、管理评审。
http://linfujia.cn.b2b16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