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 人员意识
通过公司人员本身的经历、经验、教育和公司培训,应确保负有相关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职责的人具备以下意识:
1)满足顾客要求和相关的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的重要性及违反这些要求的后果;
2)符合公司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要求的重要性;
3)在工作活动中实际的或潜在的职业健康安全后果,以及个人工作的改进所带来的职业健康安**益;
4)他们工作活动中实际的或潜在的重大环境影响,以及个人工作改进所带来的环境效益;
5)在执行管理方针和程序,实现管理体系要求,包括应急准备和响应要求方面的作用和职责;
6)偏离规定的运行程序的潜在后果。
各部门主管/经理应在平时工作中注意观察考核所属部门员工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意识是否符合其要求,发现问题应及时通过培训等方式提高避免产生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事故和其他公司不期望之后果。
4.8 转岗
4.8.1 因工作需要、个人需求等原因需进行转岗时,应按公司流程提出申请,并填写“转岗申请表”,由行政部/转入部门经理考核合格后,方可办理力转入。
4.8.2 转岗人员必须符合新岗位任职条件,并经新岗位部门进行培训(含岗位技能、专业知识和意识培训等)经考核合格后方可正式独立上岗操作。
4.8.2 转岗审批流程
4.9 离职
4.9.1 员工离职须提**个月提出申请,并填写“离职申请表”
4.9.2 离职审批流程
1)*生产员工:车间主任→部门经理→厂长→行政部
2)基层管理人员:直属部门主管、经理→厂长→总经理/总裁
3)车间/部门主管(主任):用人部门经理→厂长→总经理/总裁
4)部门经理及以上:厂长→总经理/总裁
4.9.3离职员工应按公司规定办理好工作交接、领用物品归还/转交等事项,由仓库、行政部确认后方可离职。离职后应遵守公司保密要求,对自己工作中接触到的产品配方、工艺、客户、供应商等需保密资料不得外泄。
1、了解《*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人民共和
国安全生产法》、《*人民共和国消防法》、《*人民共
和国劳动法》和《*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和《作
业场所职业健康监督管理暂行规定》(监管总局
令*23 号)、《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GBZ 2.2 工作
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 物理因素》、《GBZ 2.2 工作
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 化学有害因素》、《GB19303
熟肉制品企业生产卫生规范》、《GB/T20094 屠宰和熟肉
类加工企业卫生管理规范》、《GB/T17236 生猪屠宰操作规
程》、《GB16548 畜禽病害肉尸及其产品无害化处理规程》、
《GB/T16569 畜禽产品消毒规范》、《GB/T23871 水产品
加工企业卫生管理规范》、《GB 2733 鲜、冻动物性水产
品卫生标准》、《GB/T 24861 水产品流通管理技术规范》、
《GB 10136 腌制生食动物性水产品卫生标准》、《GB 10144
动物性水产干制品卫生标准》、《GB/Z 21702 出口水产
品质量安全控制规范》等为本技术领域国家、行业法规要
求(主要包括法律、卫生标准)

识别危险源从导致危险源发生事故的因素和产生危险源两个角度进行:
a) 导致危险源发生事故的因素,至少从以下9方面分析:
1、违反或不遵守国家和部门的法律法规;
2、违章作业;
3、违章操作或操作失误;
4、维护不周;
5、监测仪表和仪器、控制系统失灵;
6、制造缺陷;
7、安装或装配错误;
8、化学腐蚀和外力破坏;
b) 产生危险源的十五个方面:
1、火灾、爆炸;
2、危化品和有毒有害气体中毒、窒息;
3、高温灼伤;
4、触电;
5、机械伤害;
6、起重、吊装伤害;
7、物体打击;
8、车辆和交通事故伤害;
9、高处坠落;
10、雷电伤害;
11、毒物伤害;
12、振动伤害等
4.4危险源识别方法
a) 问卷调查法:在公司范围内展开问卷调查,确定各类活动中可能造成人员伤害、疾病和环境影响的危险源;
b) 对照经验法:对照有关标准、法规、检查表或依靠分析人员的观察分析能力,凭借经验或直观地判断危险性或环境影响。为弥补个人判断的不足,可采用*会议的方式来相互启发、互相补充,使危险源识别更加细致、具体。
c) 类比方法:利用相同或相似系统或作业条件的经验和统计资料来类推、分析判断危险源。
d) 列表分析法:列出在确定公司生产和管理活动的前提下,根据生产和管理程序的活动、和环境查找危险源。主要采用列表分析法,综合运用其他方法识别环境因素。
根据目前公司实际,主要运用LEC法识和评价别危险源(见附件)。
检查项目
急救品
急救药箱内药品种类、数量符合安全手册,无过期药品
急救药箱有使用登记
氢氟酸操作急救药品充足,方便取用,使用方法简明易懂且张贴于醒目位置
花洒及洗眼器可方便使用,出水量适中,周围无杂物阻挡
花洒及洗眼器旁有张贴简明易懂的使用指导
花洒及洗眼器工作状况正常,日常检查、维护记录齐全
公共安全
所有日常照明设备工作正常,电线架接整齐,不会阻碍通行.
电器,插座,插头.插头插线板不能直接放置于地上,无破损及烧坏情况, 干燥不能沾有水等液体,插线板不能过载.
可燃液体摆放远离热源.
公共安全
紧急疏散指示标志清晰可见,工作正常,紧急照明设备功能正常
安全通道通畅,安全门方便开启
自动灭火洒水装置不被阻挡
灭火器可方便取用,灭火器数量充足且功能正常
样品堆放整齐、牢固,重物应尽量放低,不得**高堆放
实验室安全
相关安全守则张贴于醒目位置
各实验区域入口于醒目位置张贴相对应警示标示
实验室保持整洁,通畅,无杂物
抽查通风设施,所查对象应工作正常
所有实验人员应穿戴相应防护设备(实验服、护目镜、防毒面具、面罩、手套,等),并按照剪板、刮板、废弃物处理、化学品泄漏倾洒处理等安全操作程序进行操作
所有承载溶液的容器,有标识。如所承载的溶液储存期**过一星期,则均应使用纸质标签清晰标注
玻璃器皿**存放,不能直接放置在地面或*跌落位置
入认证与认证咨询行业已经有7个年头了,即入职ISO认证公司或叫ISO认证已经有7年多了,经常被问到:福建省ISO认证多少或者福建省ISO认证。被问到这样的问题也是蛮郁闷的,因为这里面要找问话者了解并理清的东西还是蛮多的,才能给出比较清晰的答案或者说比较准确的报价。
首先ISO认证是指哪个ISO管理体系认证。ISO认证包括:
ISO质量认证也就是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现为2015版),也被称为ISO9001认证或者ISO9000认证;
ISO环境认证也就是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现为2015版),也被称为ISO14001认证或者ISO14000认证;
ISO安全认证也就是ISO45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估计为2019版),也被称为ISO45001认证或者ISO45000认证,目前叫OHSAS18001认证非ISO标准;
ISO食品安全认证也就是ISO22000ISO27001认证(现为2005版),也被称为ISO22000认证;
ISO13485认证也就是ISO13485医疗器械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现为2016版);
ISO22716认证也被称为化妆品GMP认证,是针对化妆品行业的良好生产规范即质量管理体系标准(现为2007版);
ISO还出台其他认证标准,根据您的行业进行选择。
其次您要认证组织的认证范围:比如:行业、产品、规模、地理位置、人数、工艺,甚至有无设计等,您都得提供给我。
再次您要找怎样的ISO认证或叫ISO认证公司,不同的认证公司的ISO认证是差别很大的。1)**跨国认证比如:***/BV/ITS/TUV等的是较高的;2)**国内认证比如:CQC/方圆等的价格相对较*;3)不**国内认证(较多就不列举了)价格就更*了。根据您的产品销售范围、买家要求及是否出口选择您中意的ISO认证公司。

4.1 工作步骤
危害辨识与危险评价安以下步骤进行:
a) 分单位选择服务(作业)活动或设备;
b) 识别服务(作业)活动中或设备的危害;
c) 危险的定性和定量评价;
d) 确定重大危险
4.2 危害的识别
4.2.1 危害的分类
对公司内的危害可分为五大类,即物理性、化学性、生物性、行为性和其他类别。
4.2.2 危害识别的方法
a) 询问和交流;
b) 现场观察;
c) 查阅有关记录;
d) 获取外部信息;
e) 工作任务分析;
f) 安全检查表;
4.2.3 危险评价
进行危险评价时要考虑三种时态(过去、现在和将来)、三种状态(正常、异常和紧急)情况下的危险,通过定量评价法分析危害导致危险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和后果,确定危险的大小。定量评价主要采取作业条件危险评价法。
作业条件危险评价法用与系统危险性有关的三种因素指标值之积来评价系统人员伤亡危险的大小,这三种因素是:
L—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大小;
E—人体暴露在这种危险环境中的频繁程度;
C—一旦发生事故会造成的损失后果。
其简化公式是:D=LEC
a. L—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大小
服务或危险时间发生的可能性大小,当用概率来表示时,**不可能的事件发生的概率为0;而必然发生的事件的概率为1,但在作系统安全考虑时,**不发生事故时不可能的。所以人为地将“发生事故可能性较小”的分数定为0.1,而必然要发生的事件的分数定为10。介于这两种情况之间的情况*了若干个中间值,如表1所示。
表1 发生事故的可能性(L)
分数值 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10
6
3
1
0.5
0.2
0.1 完全可能
相当可能
可能,但不经常
可能性小,完全意外
很不可能,可以设想
较不可能
实际不可能
b. E—人体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繁程度
人员或设备出现在危险环境中的事件越多,则危险性越大。规定连续暴露在此危险环境的情况定为10 ,而非常**地出现在危险环境中定为0.5。同样,将介于两者之间的各种情况规定若干个中间值,如表2所示。
表2 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繁程度(E)
分数值 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繁程度
10
6
3
2
1
0.5 连续暴露
每天工作时间内暴露
每周一次,或偶然暴露
每月一次暴露
每年几次暴露
非常**地暴露

-/gjijea/-
http://linfujia.cn.b2b16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