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认证服务业
认证种类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
所在地厦门
发货地厦门或福州
时间45天内
ISO14000标准产生背景
我们知道ISO9000是为产品或服务的质量把关,那么ISO14000是在什么样的背景下产生的呢?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口的不断增加,越来越多的环境问题摆在了我们面前:温室效应加剧、酸雨不断蔓延、臭氧空洞的出现、水体不断遭到严重污染、土地大量荒漠化、草原退化、森林锐减、许多****动植物濒临灭绝……这一系列的环境问题中,可以说有大部分是由于人为对自然的破坏造成的。这些问题已经危及到了我们人类社会的健康生存和可持续发展,面对如此严重的形势,人类开始考虑采取一种行之有效的办法来约束自己的行为,使各种各样的组织重视自己的环境行为和环境形象;并希望以一套比较系统、完善的管理方法来规范人类自身的环境活动,以求达到改善生存环境的目的。
首先开始酝酿制定这样一套比较系统、完善的管理方法的是ISO(国际标准化组织)。ISO 是世界上大的非性国际标准化机构,它成立于1947年2月,主要从事各行业国际标准的制定,从而促进世界范围内各国贸易的友好往来以及文化、科学、技术和经济领域内的合作。ISO自成立以来,已经制定并颁发了许多国际标准,其下设若干个技术会,其中*176技术会(TC176)在1987年成功地制定和颁布了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系列标准,对改善企业的质量管理模式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在世界范围内引起了很大的凡响。
进入90年代以后,环境问题变得越来越严峻,ISO对此作了非常积极的反应。1993年6月,ISO成立了*207技术会(TC207),负责环境管理工作,主要工作目的就是要支持环境保护工作,改善并维持生态环境的质量,减少人类各项活动所造成的环境污染,使之与社会经济发展达到平衡,促进经济的持续发展。其职责是在理解和制定管理工具和体系方面的国际标准和服务上为**提供一个先导,主要工作范围就是环境管理体系(EMS)的标准化。为此,ISO秘书处为TC207预留了100个标准号,标准标号为ISO14001-14100,统称为ISO14000系列标准。
此后,一个全新的概念——环境管理体系(EMS)产生了。环境管理体系是一个组织的整个管理体系当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包括为制定、实施、实现、评审和保持环境方针所需的组织结构、计划活动、职责、惯例、程序、过程和资源。
环境管理体系这个概念产生以后,经过了3年的发展与完善,达到了可以用标准来衡量的程度。于是ISO考虑将其标准化,于1996年9月了两个国际标准——ISO14001和ISO14004标准,这是环境管理体系标准化发展史上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里程碑。
ISO14000目前已经颁布了将近10个立的标准。许多观察家乐观地认为,ISO14000产生的影响要远大于ISO9000,ISO14000前景到底如何,全世界人们密切关注着它的发展动向。
类型 过程、活动 环境因素 控制措施 监测技术(方法) 排放标准
向 大 气 的排放
发酵罐、反应釜等生产运行过程中挥发的产生的异味。
SO2、NOx、烟尘、粉尘。
车间粉尘废气:设置旋风除尘+水淋洗涤
车间和实验室香料废气:车间整体封闭,抽风后进行催化燃烧和活性炭吸附
实验室**废气:
设置收集、处理设施,接入车间通风处理系统
至少应包括:SO2:HJ 482氮氧化物:HJ/T42/43颗粒物:GB/T16157烟尘:GB 5468GB 16297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
GB 14554 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71 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DB44/27 大气污染物排放限值。

大部分工艺流程长、工序繁多、特别是制剂、原料、燃料等资源,能源耗用量大。生产过程中,用水量大,大多含**物COD 高浓度的废水,废液的排放。药品制剂厂大多有锅炉,有一点量的烟尘,烟气排放。在和其他产品提取、精制、抽提过程中,还会产生**溶媒废气排放到大气,个别制剂可能还有恶臭气味、造成对环境的危害。药品制剂厂产生的工业废弃物,特别是生物制剂,血液产品,排出的废弃物如不进行无溶化处理,可能产生生物致病因子的排放和化学药品残液的排放(如抗生素)。药品制剂生产的设备,设备以及环保设备较多。如部分设备水平不高,可能会产生较大噪音,影响到周围人群的正常生活。
共同的环境治理措施有 消防器材和设施,车间粉尘除尘设施(旋风除尘器和布袋除尘器,烟气除尘装置,废料仓)、降噪防噪设施、固体废物贮存移交(属《国家危险废物名录》交有资质单位处理)及厂区污水处理站。

组织用于危害因素辨识和风险评价的方法应:
a) 依据风险和影响的范围、性质和时机进行界定(如工程初步设计、工艺复杂的流
程可采用危险可操作性分析(HAZOP)的方法),以确保其是主动的而非被动的;
b) 规定判别准则,进行风险分级,识别出可通过风险管理措施来削减或控制的风险
和影响1);
c) 与运行经验和所采取的风险控制措施的能力相适应;
d) 为确定设施完整性要求、识别培训需求和(或)开展运行控制、监视和测量提供
输入信息。
在确定控制措施或考虑变更现有控制措施时,应按如下顺序考虑降低风险:
a) 消除;
b) 替代;
c) 工程控制措施;
d) 标志、警告和(或)管理控制措施;
e) 个体防护装备。
组织应将危害因素辨识、风险评价和确定控制措施的新结果形成文件并予以保存,
对研究和技术开发、新改扩建项目、在役装置、停用封存、拆除报废等各阶段的工艺危害
分析信息应得到记录并保存。
在建立、实施和保持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体系时,组织应确保对健康、安全与环境
风险和影响以及确定的控制措施加以考虑。

组织应为建立、实施、保持和持续改进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体系提供必要的资源,
包括但不限于以下:
a) 基础设施;
b) 人力资源;
c) 专项技能;
d) 技术资源;
e) 财力资源;
f) 信息资源。
组织应考虑法规的要求(如按法规要求**安全生产投入,提取安全),以及来自
各级管理者和相关方的意见,确保提供的资源适合于的活动、产品或服务的性质和规模以
及风险控制的需要,应用于改进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并定期评审资源的适宜性。
5.4.3 能力、培训和意识
组织应建立、实施和保持程序,以实现:
对于其工作可能产生健康、安全与环境风险和影响的所有人员,应具有相应的工作能
力。在教育、培训和(或)经历方面,组织应对其能力做出适当的规定,并对员工完成工作
的能力进行定期的评估。
组织应识别培训的需求,依据岗位风险和任职要求确定培训需求矩阵,根据培训计划
提供培训,对培训效果进行评估并采取改进措施。培训程序应考虑不同层次的职责、能力
和文化程度以及风险。组织应对管理人员、操作岗位人员、相关方的作业人员、来访人员
根据需求和法规要求进行教育培训及告知。
组织确保处于各有关和管理层次的员工都意识到:
a) 符合健康、安全与环境方针、程序和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体系要求的重要性;
b) 在工作活动中实际的或潜在的健康、安全与环境风险,以及个人工作的改进所带
来的健康、安全与环境效益;
c) 在执行健康、安全与环境方针和程序中,实现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体系要求,
包括应急准备和响应(见5.5.10)方面的作用和职责;
d) 偏离规定的运行程序的潜在后果。
一、实施ISO14001认证的作用:
1. 改进管理
全面优化各方面的管理,做到小环境影响控制,低物耗能耗的控制,低成本的控制,以及低环境风险的控制,提高企业环境管理水平。
2. 竞争优势
提升美誉度和企业竞争力,在竞争中胜出,远**没有认证的竞争对手。
3. 节约成本
通过认证的大多数企业均已实现达标排放,因而免收了**标排污费,使企业直接从中获得了经济效益。
4. 减少环境责任事故
低环境风险的控制,直接要求组织做到环境有关方面的防控。减少环境方面的责任事故。
认证所需的材料:
1、有包括体系覆盖产品的营业执照。(年检有效期内);
2、企业简介;
3、营业执照副本复印件一份(年检内有效);
4、企业认证范围中的产品或服务的流程图;
5、必要时提供企业生产与经营必须的生产许可证等,如(QS)生产许可证、CCC、备案证、等(必要时);
6、组织机构图;
7、环评、安评(必要时);
http://linfujia.cn.b2b16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