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内容ISO22000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建立辅导
所在地厦门
发货地深圳&厦门
优势专业快速
*
审核流程协助推进
周期45天左右
证书有效可查
需要资料协助整理
申请材料依据标准
企业申请和取得认证的主要程序
申请和取得产品认证的主要程序如下:
①提出申请意向。企业向有关认证会口头提出申请认证意向,询问需要了解的事项,并索取有关资料。
②咨询(非必要程序)。如果企业有需要,可向咨询机构提出咨询请求,咨询机构派企业建立质量体系,编制质量手册,进行质量体系审核(预检查)。
③提出正式申请。企业填写认证申请书(可向认证会索取统一印制的空白申请表)。附上质量手册,寄交(或送交)有关的认证会。
④认证会审查申请书,同意后向企业发出接受申请通知书,告知应缴纳的。
⑤企业按通知书的要求缴纳。
⑥认证会任命一个检查组,负责对申请企业的质量体系进行检查,将检查组名单通知申请企业。
⑦检查组审查企业提交的质量手册是否满足GB/T 19001-ISO 9001的要求;如不满足,向申请企业提出,请其或提供补充材料,直到基本满足为止。
⑧检查组长制订检查计划并发给申请企业一份,计划内容包括:被检查方的名称和,检查组成员,检查的目的,范围和依据,检查日期,检查活动安排以及保密声明。
⑨各检查员对自己所承担的门编制检查表。
⑩检查组去现场检查,依据是GB/T 19001-ISO 9001和企业的质量手册,检查和评定申请企业质量体系的实际运行情况,质量手册的贯彻执行情况;检查结束前;由检查组长向企业报告检查评定的初步结果,告知“推荐”、“推迟推荐”或“下推荐”的结论。
检查组离厂前抽取样品并封样,由企业(或检查组)递交的检验机构,并寄交检验费。
如果是“推迟推荐”、企业应制定纠正措施,在检查组的期限内完成,达到满意的效果,并将纠正措施及其实施情况书面报告检查组长。
检查组长审查企业提交的纠正措施报告,必要时去现场复查,达到要求时即可推荐。
检查组编写并向认证会提交质量体系检查报告。
检查机构根据认证会的要求检验产品样品,向会提出校验报告,并由会寄送申请企业一份。
认证会审查质量体系检查报告和产品检验报告,符合认证条例和有关规章的规定要求时,向企业颁发认证,许可在今后出厂的申请产品上使用认证标志;如果经审查不符合要求时,应向申 请企业发出书面通知,告知不推荐的原因。
企业坚持并不断改进质量体系,提高产品质量,接受认证会的定期监督复查,包括质量体系维持情况的监督检查和认证产品质量的监督检验。
实施危害分析的预备步骤
是否规定了保持和更新实施危害分析需要的信息的要求。并又收集了相关信息
HACCP小组有无变更
产品特性的变更
原、辅料和产品接触材料变更或完善
终产品特性的描述有无变更或完善
产品名称、标识
成分
化学、生物、物理特性
保质期、储存条件
包装
标志和(或)处理、制备及使用的说明书
分销方式
预期用途描述一阶段后有变更或完善
阶段审核后,组织对流程图的修改及控制措施

管理者是否考虑,可能影响组织有关食品安全的潜在紧急情况和事故,结合企业情况识别潜在情况和事故
是否建立程序,可能存在的突发事件有:
火灾,洪水,生物、阴谋破坏、能源障碍,直接环境的突然污染、出现新的危害等,如何管理及应急准备和相应的措施
可能面临“商业”风险或不正确的媒体宣传,可能给组织带来的影响组织的应急准备?
是否做过演练,效果如何?
是否作为管理评审的输入。

组织是否提供充足的资源以建立实施保持和更新食品安全管理体系。
是否制定相应程序,如何确定从事影响食品安全活动的人员是能够胜任,并受到适当的教育和培训,具有适当的技能和经验。
当需要外界帮助时,是否在签订的协议或合同中对这些的职责和权限予以规定。
如何确定影响食品安全的人员所必需的和能力。
提供那些必要的培训或采取其他措施以确保人员具有必要的能力。
监视、纠正、采取纠正措施的人员的必须和是否接受过培训。
如何评价培训的效果,包括食品安全的相关性和重要性的认识。
所有影响食品安全的人员是否了解有效沟通的要求
查相关记录。

组织应提供资源的建立和保持实施所需的基础设设施(可结合现场审核)
前提方案(一阶段审核后,前提方案有何改进)
a组织是否建立实施保持前提方案。
b食品安全危害通过工作环境引入产品的可能性
c产品的生物性,化学性 ,物理性污染。
d产品和产品加工环境的食品
安全危害水平。
(关注策划的合理性、适宜性)
a是否与组织在食品安全方面的需求相适宜
b与组织运行的规模,类型、制造和(或)处置的产品性质相适宜。
c在整个生产系统中实施,普遍适用还是特定产品或生产线是否相适宜?
d是否获得HACCP小组的批准。
建筑物和设施的适合布局
工作间、员工设施、空气、水、能源和其他基础条件的供给、废弃物、污水处理
设备的适宜性、
保养和预防性维护
危害识别是我们在依据ISO22000标准审核的过程中经常发现不符合的过程,对于危害识别的对象,不少企业还停留HACCP体系的要求阶段,即识别对象从原料验收开始,到产品交付结束。而ISO22000标准7.4.2.1要求企业“应识别并记录与产品类别、过程类别和实际生产设施相关的所有合理预期发生的食品安全危害。”
因此,企业在危害识别时,首先依据界定的体系范围识别产品类别,如蔬菜罐头、玉兔甜包[属于米面制品]、鱼丸[属于速冻食品]等。然后,在已识别的不同产品类别的基础上,识别产品的实现过程,其中包括原料验收到产品交付的主过程,也包括产品运输[外程]、设备维护保养[过程]、设备的清理[清洗和过程]等生产过程。然后再识别与生产设施相关的食品安全危害,如饮料生产企业的洁净厂房,判定和识别由生产设施的不足可能带来的食品安全危害。
在危害识别时可以不考虑前提方案的实施效果,因为危害识别的本身目的是识别“所有可能合理预期发生的食品安全危害”。
http://linfujia.cn.b2b16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