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认证服务业
认证种类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
所在地厦门
发货地厦门或福州
时间45天内
ISO14001认证
ISO14001:2004是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制定的环境管理体系标准,是目前世界上全面和系统的环境管理国际化标准,适用于任何类型与规模的组织。企业实施ISO14001标准可达到节能降耗,优化成本,改善企业形象,提高竞争力的目的。
获得ISO14000认证已经成为打破国际绿色壁垒、进入市场的准入证,并逐渐成为组织进行生产、经营活动及贸易往来的*条件。
根据可持续发展的需求,推动环境保护工作, 国际标准化组织(ISO)于1996年正式颁布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标准,并于2004年和2015年进行了两次修订修订,其基本思想是引导组织按照PDCA的模式建立环境管理的自我约束机制,从高到每个职工都以主动、自觉的精神处理好自身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不断改善环境绩效,进行有效的污染预防,终实现 组织的良性发展。
随着关注行业环境影响的审查日益增多,符合ISO14001的重要性与日俱增。
ISO14001帮助您减少能源以及原材料使用的过程,减少废物及污染的排放并降低紧急状况的风险,您的组织不仅仅是“环境友好的”,您组织的管理也将是更有利和有效的。
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围绕环境方针的要求展开环境管理,管理的内容包括制定环境方针、实施并实现环境方针所要求的相关内容、对环境方针的实施情况与实现程度进行评审、并予以保持等。
环境管理所涉及的管理要素包括组织结构、计划活动、职责、惯例、程序、过程和资源等,ISO14001标准将它们系统化、结构化,提出环境管理模式。这一环境管理体系模式遵循了传统的PDCA管理模式:规划(**N)、实施(DO)、检查(CHECK)和改进(ACTION),即规划出管理活动要达到的目的和遵循的原则;在实施阶段实现目标并在实施过程中体现以上工作原则;检查和发现问题,及时采取纠正措施,以保证实施与实现过程不会偏离原有目标与原则,实现过程与结果的改进提高。
ISO14001认证适用于任何组织,包括企业,事业及相关单位,通过认证后可该组织在环境管理方面达到了国际水平,能够确保对企业各过程、产品及活动中的各类污染物控制达到相关要求,有助于企业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
环境管理体系运行模式环境管理体系围绕环境方针的要求展开环境管理、管理的内容包括制定环境方针、实施并实现环境方针所要求的相关内容、对环境方针的实施情况与实现程度进行评审、并予以保持等。环境管理所涉及的管理要素包括组织结构、计划活动、职责、惯例、程序、过程和资源等,这些管理要素与企业生产管理、人事管理、管理是类似,没有本质区别,ISO 14001标准将它们系统化、结构化,提出环境管理模式。
这一环境管理体系模式遵循了传统的PDCA管理模式:规划(**N)、实施(DO)、检查(CHECK)和改进(ACTION),即规划出管理活动要达到的目的和遵循的原则;在实施阶段实现目标并在实施过程中体现以上工作原则;检查和发现问题,及时采取纠正措施,以保证实施与实现过程不会偏离原有目标与原则,实现过程与结果的改进提高。
认证审核是认证机构受组织委托,以第三方身份对组织的环境管理体系与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标准的符合性和运行、保持的有效性进行审核验证,并确定是否向组织发放认证的过程。
随着关注行业环境影响的审查日益增多,符合ISO14001的重要性与日俱增。
ISO14001帮助您减少能源以及原材料使用的过程,减少废物及污染的排放并降低紧急状况的风险,您的组织不仅仅是“环境友好的”,您组织的管理也将是更有利和有效的。
组织应明确各级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的责任,**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体系
的建立与运行。高管理者应对组织建立、实施、保持和持续改进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
体系提供强有力的和明确的承诺。组织健康、安全与环境的终责任由高管理者承
担。
各级应落实有感,通过以下活动予以证实:
a) 遵守法律、法规及相关要求;
b) 制定健康、安全与环境方针;
c) 确康、安全与环境目标、指标的制定和实现;
d) 主持管理评审;
e) 提供必要的资源;
f) 明确作用、分配职责和责任、授予权力,并提供有效的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
g) 确康、安全与环境管理体系有效运行的其他活动,在各项工作和活动中使员
工感受到自己对安全的重视和。
组织应建设和维护企业安全文化,采取多种形式的安全文化活动,引导全体员工的安
全和安全行为,形成具有其特点的安全价值观。

“能力”要求属于“运行”一章中的要求。()
A. 对
B. 错
“管理评审”属于“改进”一章中的要求。()
A. 对
B. 错
“组织所处的环境”一章中有三条要求。()
A. 对
B. 错
“不符合和纠正措施”属于“绩效评价”一章中的要求。()
A. 对
B. 错
新标准的要求共分七章。()
A. 对
B. 错
高管理者应确保环境方针及环境目标适合于组织的战略方向和所处的环境。()
A. 对
B. 错
环境方针中的三项承诺是:a) 对持续改进的承诺;b)对污染预防的承诺;c) 对遵守适用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的承诺。()
A. 对
B. 错
高管理者应确保将环境管理体系要求融入组织的业务流程。()
A. 对
B. 错
组织的高管理者应任命的管理者代表,应明确规定其作用、指责和权限。()
A. 对
B. 错
高管理者可不对环境管理体系的有效性承担责任。()
A. 对
B. 错

组织应为建立、实施、保持和持续改进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体系提供必要的资源,
包括但不限于以下:
a) 基础设施;
b) 人力资源;
c) 专项技能;
d) 技术资源;
e) 财力资源;
f) 信息资源。
组织应考虑法规的要求(如按法规要求**安全生产投入,提取安全费用),以及来自
各级管理者和相关方的意见,确保提供的资源适合于的活动、产品或服务的性质和规模以
及风险控制的需要,应用于改进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并定期评审资源的适宜性。
5.4.3 能力、培训和意识
组织应建立、实施和保持程序,以实现:
对于其工作可能产生健康、安全与环境风险和影响的所有人员,应具有相应的工作能
力。在教育、培训和(或)经历方面,组织应对其能力做出适当的规定,并对员工完成工作
的能力进行定期的评估。
组织应识别培训的需求,依据岗位风险和任职要求确定培训需求矩阵,根据培训计划
提供培训,对培训效果进行评估并采取改进措施。培训程序应考虑不同层次的职责、能力
和文化程度以及风险。组织应对管理人员、操作岗位人员、相关方的作业人员、来访人员
根据需求和法规要求进行教育培训及告知。
组织确保处于各有关和管理层次的员工都意识到:
a) 符合健康、安全与环境方针、程序和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体系要求的重要性;
b) 在工作活动中实际的或潜在的健康、安全与环境风险,以及个人工作的改进所带
来的健康、安全与环境效益;
c) 在执行健康、安全与环境方针和程序中,实现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体系要求,
包括应急准备和响应(见5.5.10)方面的作用和职责;
d) 偏离规定的运行程序的潜在后果。

本部分考虑了与 GB/T 24001-2004《环境管理体系要求及使用指南》和GB/T 28001-2011《职业
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要求》标准要素的融合,特别是充分考虑了与GB/T 28001-2011《职业健康安全管
理体系要求》标准技术内容的协调。在Q/SY 1002.1-2007 的框架基础上,融入了国际石油公司有关
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的优实践做法,以及AQ9006-2010《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相关要求,形
成现有技术内容。
本部分旨在为组织规定有效的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体系要素,这些要素可与其他管理要求相结合,
帮助组织实现其健康、安全、环境目标。各类型组织依据本部分的要求建立、实施、保持和改进健康、
安全与环境管理体系时,应充分考虑组织的健康、安全与环境方针、活动性质、运行的风险与复杂性等
因素。
具备哪些条件才能申请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
企业取得国家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或有关机构注册登记的法人(或其组成部分),且按规定的时间段进行年检;
已取得相关法规规定的行政许可文件(适用时),并能提供出有效期内的许可证或资质证书及年检;
生产、加工的产品或提供的服务符合*共和国相关法律、法规、安全卫生标准和有关规范的要求;
已按以上基本认证依据和相关专项技术要求,建立和实施了文件化的环境管理体系,一般情况系需有效运行3个月以上;
环境安全监测报告(仅环境管理体系);
“环评”、“安评”报告及批复、“三同时”验收报告(必要时、仅环境管理体系);
地理位置及厂区平面示意图;
主要工艺流程及污染物的产出示意图;
污染物排放执行标准(必要时、仅环境管理体系);
申请组织一年内无重大事故(必要时)
http://linfujia.cn.b2b16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