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顾问协助
资料辅导整理
周期40天左右
ISO认证申请ISO5001认证申请
能源管理体系认证ISO50001认证顾问
识别当前的能源种类;
评价过去和现在的能源使用和消耗;
基于分析,识别主要能源使用。针对每个主要能源使用:
确定相关变量;
确定当前能源绩效;
识别在控制下工作、对主要能源使用有直接或间接影的工作人员;
确定改进能源绩效的机会并进行**排序;
评估未来的能源使用和能源消耗。
制定的依据:
公司总体经营战略和计划;
满足能源方针要求;
充分考虑公司能源使用及改进能源绩效的机会;
符合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中的规定;
考虑公司的技术水平、财务、运行、经营条件情况及实施能力;
考虑相关方的要求。
制定的要求:
制定实现目标、指标的时间表和方法;
采取定量化的要求,或是具有明确特征要求的定性描述,以使其具有可监测性;
明确各部门和各层次人员的职责;
确定完成环境方案行动措施的**顺序;
明确资源需求、、时间进度;
针对要实现的目标,提出具体的技术措施及可选的技术方案。
验证方案的方法和准则
制定与实施
节能办组织各部门制定《目标、指标及方案》,经管理者代表审核,总经理批准后实施。
各有关部门负责实施与本部门相关的目标、指标及方案,并制定执行计划,按期按规定进行实施。
节能办负责将公司目标和指标分解到各部门和相关职能和层次,形成《能源目标和指标分解表》。

确定能源改进机会并排序
各针对主要用能设施、设备、过程、系统进行统计分析,确定能源改进机会及对应措施,形成《能源绩效改进机会清单》。
能源工作小组组织各用能部门评审、讨论能源改进机会,并对改进机会进行排序,制定改进措施或方案,形成《能源绩效改进机会排序表》。能源改进机会的排序原则:
a) 与法律法规、政策、标准及其他要求的符合性;
b) 投入成本低;
c) 节能改善空间大;
d) 可行性强。
能源评审报告与更新
评审由节能办组织能源工作小组实施能源评审,并编制《能源评审报告》。年度的能源评审,由节能办组织能源工作小组实施每年定期,可根据实际情况与内审一起实施。
能源评审报告的内容包括:评审目的、评审日期、参加人员、评审内容和结论、改进机会及采取的措施或方案。
能源评审报告由管理者代表进行审批,由节能办发放至相关部门,并负责对能源评审报告中的改进机会进行跟进,形成《能源绩效改进机会追踪表》。
能源评审的输出作为制定相应的能源基准、能源绩效参数、能源目标指标、能源管理实施方案、运行准则的基础。
当出现以下变更时应重新组织能源评审:
a) 新建、技改以及扩建项目;
b) 工艺流程的改变、新产品、新工艺、能源或原材料替代、新增设施和设备、设备的淘汰等;
c) 法律、法规、标准和其他要求变化;
d) 紧急情况及事故发生;
e) 其他有必要进行能源评审的情况发生。

能源评审的内容和步骤如下:
a)在设备测试和收集数据的基础上,运用能流图、设备清单、统计模型分析等数据和工具对能源使用和能源消耗进行分析:1)能源的供给状况,包括当前的能源种类、来源、价格和质量等;2)评价过去和现在的能源使用和能源消耗。
b)基于用能状况分析,识别主要能源使用的区域:1)识别对能源使用和能源消耗有重要影响的设施、设备、系统、过程和人员,并确定其现状。人员包括为公司工作的人和代表公司工作的人员。代表公司工作的人员包括服务承包商、人员以及临时人员。2)识别影响主要能源使用的其他变化因素,如市场供需状况、能源品种的变化、产品品种和产量、天气等。3)确定对主要能源使用相关的设施、设备、系统、过程的能源绩效水平。4)评估未来的能源使用和能源消耗,如扩产后能源需求的变化等。
c)识别、记录改进能源绩效的机会,并进行排序。公司应开展系统的诊断分析,运用能量系统优化、能量平衡、能源网络图、能效对标、诊断、佳节能实践、员工参与等工具和方法识别能源绩效改进机会,并对这些改进机会进行分析,根据其重要性和可实现程度进行排序。评价和排序时应当考虑下列因素:1)影响能源绩效的程度;2)与法律法规、政策、标准及其他要求的符合性;3)施工周期、安全级环境影响、技术成熟度、系统匹配等技术可行性;4)投资回收期、内部收益率、除节能外的其他收益等经济合理性;5)相关方的要求等。
公司将能源评审的过程及结果形成能源评审报告,作为公司能源管理体系策划、实施、保持和持续改进的依据,在设备、设施、系统、产品、工艺等发生变化时,应当根据变化过程或环节重新进行能源评审。

生产和服务过程的能源管理
1 节能办组织相关及各耗能单位按照制定的评定原则,确定各部门的重点用能 设备、设施,并对其实施控制:
按操作规范规定的要求运行,进行合理的维护、保养和更新;确保能源的有效利用;
建立设备运行和维护记录,实施耗能计量,记录设备的运行参数、产量和能耗;
定期检查其运行效率,其能源消耗、能源利用效率水平。必要时,实施设备热平衡测试,对其经济运行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并提出改进措施;
d)新设备和替代设备选用时,充分考虑能源利用效率,**选用国内外的节能设备;
e)重点用能设备、设施的操作人员需经培训、考试合格,持证上岗。
2 各耗能单位应根据现场的情况,有计划开展节能活动
a)采用变频调速和变压器等节电设备;淘汰低效风机、泵、电动机、空压机等落后设备;合 理匹配电动机,消除“大马拉小车”现象,提高负载率和效率;
b)采用无功补偿、智能控制、谐波滤波器等节电控制技术和产品,改善电能质量,提高功率因素,实现经济运行;
c)优化生产过程用能流程,加強能源的梯级利用, 提高能源的再利用和回收利用效率; 回收利用制浆 造纸过程的余热、余压,避免高品位热能的排放;
d)采用新型节水设施,用好白水、中段废水的回收利用系统,提高水重复使用率。
3 各耗能单位组织评价生产工艺流程的耗能状况,改进工艺流程,优化工艺条件;合理编 制生产计划,组织有序生产,降低能耗。
4 工程部对公司的设备运行情况进行定期的监督和检查。各部门对用能设备进行日常维护和检修,硧保其经济运行。
5 各用能部门对管辖区域范围内的能源使用负责,消除浪费现象。
6 车辆管理部门应健全公车使用管理制度,规范出车安排,制定并落实油耗管理。
监测与考核
1 生产和生活用能应当落实分级计量,在用能的点(区域)均应配备能源计量器具,使能源计量检测率逐步达到 ,能源计量器具和监测装置的维护和校准按《监视和测量设备管理程序》执行。
2 各重点用能部门要建立、健**耗原始记录和统计台帐,按期向工程部等相关报送能源统计报表。
3 工程部按月汇总各部门各类能源消耗的数据,报节能办,节能办会同财务根据各部门能源消耗情况对照能源目标和指标、能源管理基准和进行考核,并组织能耗分析,形成分析报告报管理者代表。
4 工程部对能源和资源的消耗情况进行整理、分析,并负责就数据的来源等进行沟通,对数据的一致性和准确性负责;节能办按法定报送系统及时填报系列能源利用状况表。
5 各耗能单位要制定利于实现能源目标和指标的能源管理方案,节能办按照管理方案策划 的阶段组织相关部门对其实施情况进行跟踪验证。
6 按相关法规制度规定间隔,节能办组织开展能源监测、水平衡测试及能源审计等工作。
数据收集分为公司、主要能源使用部门、主要耗能设备等层面。公司策划公司级数据收集活动, 主要能源使用部门策划部门级、主要耗能设备的数据收集活动,并制定其数据收集计划。
需收集(或适用时通过测量的获得)的数据和保留的文件化信息应包括:
主要能源使用的相关变量;
与主要能源使用及公司相关的能源消耗;
与主要能源使用有关的运行准则;
静态因素(已安装运行的装置和设备、正在执行的工艺、气候状况、产品结构等);
措施计划中规定的数据。
数据的范围可以是:简单的数值、通过计算获得、以及从够合并数据和自动分析的软件应用程序的完整的监视和测量系统获得。
http://linfujia.cn.b2b16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