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顾问整理
资料辅导协助
周期50天
ISO22000认证顾问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认证咨询
ISO22000认证咨询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建立指导
产品安全和守法声明
(申请食品安全管理体系、HACCP体系认证组织适用)
1.本单位生产的产品经检验符合目标国的卫生安全要求,附具备资质的试验室出具的合格的 1 份。
2.本单位生产过程 不涉及与产品接触的水、冰、汽 □存在与产品接触的□水、□冰、□汽,提供具备资质的试验室出具的符合卫生安全要求的报告 1 份
3.本企业自愿申请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认证,承诺在遵守国家法律法规、规章和相关国家或行业//地方标准的基础上,建立£食品安全管理体系/RHACCP体系,确保交付给消费者质量可靠、卫生安全的产品。
4.近一年内未发生违反我国和目标国相关法律法规的食品安全卫生事故,五年内未发生因虚报、获证信息,不接受而被撤销证书的情况。
1 设备部负责制定公司在用检验设备及计量器具的周期检定计划及抽查检定计划,制定周检率,周检合格率,抽检率及抽检合格率。
2 计量检定员负责具体执行公司在用计量器具的周期检定及抽查检定任务。
3 设备部负责监督检查周期检定及抽查检定执行情况。
基本概念
1 计量器具周期检定是对在用的计量器具,为保持其使用所需的准确度而进行周期检定,即每隔一定时间进行一次检定,不合格时要及时进行调整和修理。
2 计量器具抽查检定是指计量器在正常使用的周期范围内,对计量器具进行的抽查检定。
计量器具周期检定
1 计量器具周期检定的有效期原则上按国家计量检定规程执行,对于使用频繁或控制关健参数的计量器具可考虑缩短周期。
2 对于无国家计量检定规程或上级计量无法检定或公司自制的计量器具,由公司自行设立校准周期,其时间原则上不**过一年。

管理及职责
本公司分管设备的,必须对压力容器的安全技术管理负责,组织并监督管理规程的实施执行。设立具有压力容器知识的技术人员协助专项实施管理。
设备部为压力容器使用管理的具体承办,负责全公司所有压力容器的管理全过程业务工作。负责编制定期检查计划,并组织实施。
安全员为压力容器使用管理的监察者,参与安装竣工验收,负责组织操作人员的安全技术培训与考核,检查并督促隐患的整改措施与落实。参与压力容器事故调查分析和报告。
车间是压力容器的使用单位,应建立每台压力容器的技术档案及单台卡片,运行状态标志,制订压力容器的安全操作制度,密切配合生产部门搞好使用维护和管理工作,并认真做好使用和检修记录。
压力容器的购置安装
压力容器订货必须审核厂方确有当地有关劳动部门颁发的“制造许可证”,开启式的压力容器必须要求有安全联锁保护装置型。设备进厂必须验收的技术资料应当包括:竣工图样、产品质量书(即合格证)、压力容器产品安全质量监督检验证书。
安装完毕,须经耐压试验,并经由总经理组织有关部门及车间代表参加的竣工验收合格后方可准备投产。

施工单位应在竣工验收时提供下列文件:
设计文件或设计变更文件和竣工图;
主要材料、设备、调节仪表的出厂合格证书和检验文件;
单位工程、分类分部工程质量检验评定表;
各类隐蔽工程系统封闭记录,设备开箱检验记录,管道压力试验记录,管道系统吹洗(脱脂)记录,风管漏风检查记录,竣工验收单;
各单机试运转、系统联合试运转的调试检测记录。
综合性能全面评定
综合性能全面评定检测前,应按洁净室的清洁规程将洁净室和净化空调系统彻底清洗,合格后再进行检测。
综合性能全面评定项目按附表顺序进行:不能颠倒,所要求的检测项目也不能省略。
综合性能全面检测的方法及评定标准应符合国家有关规定,即《洁净室施工和验收规范》,并按规定提交检测报告。

本公司在用计量器具按A、B、C类分类管理。
1 A类计量器具:
A类计量器具是指实行**定周期检定的强制检定计量器具和在生产经营中的关键场合使用的计量器具。
1.1 公司高计量标准。
1.2 进出厂物料核算用计量器具。
1.3 安全防护、环境监测、卫生、贸易结算用计量器具。
1.4 产品的关键参数质量检验用计量器具。
1.5 工艺过程中关键参数的控制用计量器具。
1.6 公司内部贵重物料、物品检测用计量器具。
2 B类计量器具:
B类计量器具是指公司生产经营中,一般在内部使用的计量器具。
2.1 新技术、新产品开发用计量器具。
2.2 公司内部经济核算、物资管理用计量器具。
2.3 水质检验用计量器具。
2.4 产品质量的一般参数检验用计量器具。
2.5 工艺过程中作一般参数控制用计量器具。
3 C类计量器具:
C类计量器具是指不需进行周期检定的计量器具。
3.1 计量行政部门或市技术质量监督局计量管理部门明令允许一次性检定的计量器具。
3.2 实行有效期管理,不必进行周期检定的标准物质。
3.3 在生产过程中,不易拆卸的,只作为一般指示用计量器具。
3.4 其它低值易耗,使用环境恶劣、使用寿命短的计量器具。
计量器具A、B、C分类管理方法
1 A类计量器具管理
1.1 A类计量器具中,属强制检定的,按强制检定的有关计量法规执行**定周期的定,其中公司高计量标准需办理计量标准考核合格证书。
1.2 A类计量器具中,属非强制检定的,由公司制定具体的检定管理办法和规章制度,制定本单位管理的计量器具的明细目录及相应的检定周期,保证使用的非强制检定的计量器具定期进行检定。
2 B类计量器具的管理:
2.1 公司制定出具体的检定管理方法和规章制度,规定本单位的计量器具明细目录及相应的检定周期。
2.2 没有国家计量检定规程的,或公司自制的计量器具,由公司制定企业校准规范进行校准。
2.3 对拆卸不便的计量器具,其检定周期可随设备大修期进行。
3 C类计量器具管理:
3.1 C类计量器具中,属于计量行政部门明令一次性检定的计量器具,公司应购买一次性检定标志的计量器具。
3.2 C类计量器具属标准物质的要购买有制造许可证的,需在有效期内使用,并加以严格保存。
3.3 每月进行一次巡回检查,做到随坏、随修、随检。
3.4 对非关键场合使用的或低值易耗的或一般指示用仪表,应加强日常维护,保证其正常使用。
管理评审输入应考虑: a)以往管理评审的所采取措施的情况; b)与食品安全管理体系有关的内外部因素的变化, 包括组织及其环境变化(见 4.1); c)下列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绩效和有效性的信息,包 括其趋势:
1)系统更新活动的结果(见 4.4 和 10.3);
监视和测量的结果; 3)与前提方案和危害控制计划相关的验证活动的 结果的分析(见 8.2.2);
4)不合格和纠正措施; 5)审核结果(内部和外部) 6)检验结果(部门和顾客方面的); 7)外部供方的绩效; 8)回顾风险和机遇和所采取措施有效性(见 6.1); 9)食品安全目标达到的程度。
d)资源的充分性;
e) 所发生的任何紧急情况、事故(见 8.4.2)或 撤回/召回(见 8.9.5);
f) 通过外部(见 7.4.2)和内部(见 7.4.3)沟 通获得的相关信息,包括相关方的要求和投诉; g)持续改进的机会。 数据应以使管理者将信息与食品安全管理体 系的目标联系起来的方式呈现。
在体系持续适宜性方面都有哪些变化,管理评 审做了哪些决定
在管理体系充分性方面都存在哪些问题,管理 评审做了哪些决定
在管理体系有效性方面都存在哪些问题,管理 评审做了哪些决定
是否对方针、目标进行评审
评审做出哪些决定,是否涉及管理体系改进和 有关产品改进,有无实施措施,并形成记录
http://linfujia.cn.b2b16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