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顾问整理
资料辅导协助
周期50天
ISO22000认证顾问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认证咨询
ISO22000认证咨询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建立指导
公司于2019年4月开始导入ISO 22000:2018食品安全管理体系,4月12日正式运行食品安全管理体系《食品安全手册》和各《程序文件》,并于后续持续进行食品安全管理体系文件颁布以来的年度内部审核,目的一:检查新的食品安全管理体系文件的运行情况, 目的二:为了迎接外部审核。从审核的结果和不符合项改善的有效性方面衡量。公司在执行的食品安全体系文件方面,基本运行有效,已基本吻合食品安全管理体系文件及ISO22000食品安全管理体系标准的要求。
a) 主要成效:
(1)公司已按ISO22000标准的要求建立、实施了食品安全管理体系。
(2)公司的体系文件得到完善,比以前更加有系统、规范。公司的体系文件更适用。
(3)公司的基础管理得到加法,员工参与意识和以顾客为关注焦点的意识有了很大提高。
(4)产品的食品安全在标准的建立和实施后,有很大的提高 ,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保证食品安全生产。
(5)顾客对公司食品安全的反映良好,而且还吸引了不少新户。
b) 除了开具的1份不合格报告,还存在以下问题:
(1)公司对食品安全的宣贯不够充分,各对本部门实现食品安全目标关注不够。
(2)公司在数据的收集、数据分析和统计技术的运用上,是一个明显的薄弱点。
(3)各部门的相关人员未完全熟悉本部门的程序文件、作业文件以及相关规定和准则,对各记录、表单的填写不统一、规范。
结论:
公司的食品安全管理体系,以ISO22000标准的要求实施运行以来,己取得显著效果, 基本符合ISO22000标准的要求,是适宜的、有效的。
主动掌握系统设备的运行情况,定时定期的巡视检查,能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和消除设备缺陷、消减事故隐患确保安全运行。设备主管人员必须了解及掌握设备性能及操作方法。
逆渗透膜若前处理合理,进入RO膜的水质符合要求,且按操作方法使用设备并及时保养,则膜的寿命可达2年。但随着水垢、等污染物的形成,出水量和水质会逐渐降低。
A.若不是因温度和压力因素而引起的产量减少15%,则说明逆渗透需要进行化学清洗。
b.产水水质逐渐下降,**过有关标准时(排除原水变化的因素),则说明逆渗透需要进行化学清洗。
c.化学清洗必须由人员进行。
设备安装场地温度应在4℃~45℃之间,设备长期停置,应在系统内加防腐剂,初次加防腐剂应在人员下进行。

本公司在用计量器具按A、B、C类分类管理。
1 A类计量器具:
A类计量器具是指实行**定周期检定的强制检定计量器具和在生产经营中的关键场合使用的计量器具。
1.1 公司高计量标准。
1.2 进出厂物料核算用计量器具。
1.3 安全防护、环境监测、卫生、贸易结算用计量器具。
1.4 产品的关键参数质量检验用计量器具。
1.5 工艺过程中关键参数的控制用计量器具。
1.6 公司内部贵重物料、物品检测用计量器具。
2 B类计量器具:
B类计量器具是指公司生产经营中,一般在内部使用的计量器具。
2.1 新技术、新产品开发用计量器具。
2.2 公司内部经济核算、物资管理用计量器具。
2.3 水质检验用计量器具。
2.4 产品质量的一般参数检验用计量器具。
2.5 工艺过程中作一般参数控制用计量器具。
3 C类计量器具:
C类计量器具是指不需进行周期检定的计量器具。
3.1 计量行政部门或市技术质量监督局计量管理部门明令允许一次性检定的计量器具。
3.2 实行有效期管理,不必进行周期检定的标准物质。
3.3 在生产过程中,不易拆卸的,只作为一般指示用计量器具。
3.4 其它低值易耗,使用环境恶劣、使用寿命短的计量器具。
计量器具A、B、C分类管理方法
1 A类计量器具管理
1.1 A类计量器具中,属强制检定的,按强制检定的有关计量法规执行**定周期的定,其中公司高计量标准需办理计量标准考核合格证书。
1.2 A类计量器具中,属非强制检定的,由公司制定具体的检定管理办法和规章制度,制定本单位管理的计量器具的明细目录及相应的检定周期,保证使用的非强制检定的计量器具定期进行检定。
2 B类计量器具的管理:
2.1 公司制定出具体的检定管理方法和规章制度,规定本单位的计量器具明细目录及相应的检定周期。
2.2 没有国家计量检定规程的,或公司自制的计量器具,由公司制定企业校准规范进行校准。
2.3 对拆卸不便的计量器具,其检定周期可随设备大修期进行。
3 C类计量器具管理:
3.1 C类计量器具中,属于计量行政部门明令一次性检定的计量器具,公司应购买一次性检定标志的计量器具。
3.2 C类计量器具属标准物质的要购买有制造许可证的,需在有效期内使用,并加以严格保存。
3.3 每月进行一次巡回检查,做到随坏、随修、随检。
3.4 对非关键场合使用的或低值易耗的或一般指示用仪表,应加强日常维护,保证其正常使用。

设备检修要坚持“预防为主、修改结合”的方针,以技术状态为基础的计划检修制度。
计划检修分大修和中、小修。
车间应根据检修周期及运行状况检查记录,编制检修计划。年度大修计划纲要应在**年的十一月底上报送生产部,详细计划应按公司统筹安排的计划时间**个月报送生产部,经分管组织有关部门审定后实施。月中、小修计划应于每月二十日前报下月份项目,经技术部落实后下达执行。
认真做好检修前的准备工作,做好“三定”、“四交底”、“五落实”,即定项目、定时间、定人员;任务交底、要求标准交底、图纸交底、施工及安全措施交底;组织落实、资金落实、检修方案落实、材料落实、检修技术资料及工具落实,要求以、、文明、节约为思想。
设备大、中修要制订出切实可行的方案,其内容包括:检修项目、内容、质量要求、工程进度、劳力安排、备件、材料、工具、试车验收时间及安全措施等环节的落实。
设备检修必须严格执行检修规程和方案,检修工必须预先了解设备技术性能和有关资料后着手,确保检修工作顺利进行,按时完成检修任务。
大修完成后的主要设备,要办理竣工验收程序后交付使用。把好检修质量关。一般设备检修完成由车间组织验收,主要设备由生产部组织验收。
车间必须在检修过程中做好检修记录(包括:检修部位、技术改进、材质代用、所更新的零配件名称、型号、规格、清洗加油等内容),及检修小结;归入设备档案。
公司要配备与设备拥有规模相适应的维修力量(包括维修工、维修用装备、工具)和设备管理人员,并保持相对稳定的队伍。

1 当安装或检修项目任务完成后,由项目施工方申报请验。由分管或总经理牵头召集有关部门组成验收小组,根据规定的验收内容、设计图纸或检修方案,对任务质量逐项目检查、核对和调试。
2 发现项目中有个别问题时,验收组应及时提出整改意见与具体要求或标准依据,并跟踪整改效果。
3 验收组对验收内容,应认真填写“竣工验收单”的记录,经共同和有关人员后,资料存入设备档案。设备移交生产使用。对技改(或扩建)项目的设备,设备部管理人员根据有关规定进行设备编号,建立设备台帐及设备档案和制订关键设备“安全操作规程”,财务部门办理转入固定资产手续。
4 一般设备的检修、安装可由使用车间组织检查验收。
甲方有责任及时向乙方提供其信息,如法律地位、生产经营状况、组织状态或所有权变更;取得的行政许可、强制性认证或其他资质证书变更;法定代表人、管理者、管理者代表变更;生产经营或服务的工作场所变更;质量管理体系覆盖的活动范围变更;质量管理体系和重要过程的重大变更等。若发生客户及相关方重大投诉,生产的产品或服务被执法部门认定不符合法定要求,发生产品或服务的质量安全事故,要及时向乙方通报;对于GAP选项2认证申请人,还要及时提供组织成员的变化情况;对于HACCP申请人,要及时提供有关食品安全事故信息、所在区域内发证的有关重大动、植物信息、部门抽查发现的严重食品安全问题的信息等;
http://linfujia.cn.b2b16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