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O14001认证辅导环境管理体系认证辅导
ISO14001认证咨询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咨询
ISO14000认证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办理
适用标准ISO14001:2015
周期1个月左右
证书有效可查
环境管理体系认证辅导环境管理体系建立辅导
**
审核流程协助推进
办理周期30-90日
申报作用提升信用度 招投标加分
ISO14000认证顾问环境管理体系认证申请
ISO14001认证培训环境管理体系内审员培训
材料顾问协助处理
资料咨询依据标准整理
认证前提咨询协助
认证条件协助企业补齐
认证审核过程(认证程序)包括:
1)管理体系文件审核;
2)现场审核。包括初审或再认证,及证书有效期内的监督审核;
3)初审或再认证审核通过后的批准注册、颁发认证证书。
进行现场审核的时机及条件:
1)初审:甲方向乙方提交的管理体系文件,并保证体系有效运行不少于3个月;
2)监督审核:次监督审核在初审*二阶段审核起*10-11个月内进行,晚
不得**过*12个月;*二次监督审核应在*二阶段审核起24个月内进行;两次监督审核间隔时间不**过12个月。如甲方未按期接受乙方的监督审核,乙方将暂停甲方使用认证证书及标识。
审核策划
审核时间
本根据管理体系认证审核时间的相关要求,确定HSE 认证审核所需的时间,以确保审核的充分性和有效性。HSE 初次认证审核的审核时间按照OHSMS 和EMS 两体系初次认证结合审核时所需的时间计算。
审核组
本根据HSE 认证覆盖的活动的技术领域选择具备相关能力的审核员组成审核组,必要时选择技术参加审核组,以提供技术支持。选择的技术应符合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与环境管理体系相关能力评价准则中关于技术的要求。
审核计划
审核组长为每次审核制定书面的审核计划。审核计划包括以下内容:审核目的,审核准则,审核范围,现场审核的日期和场所,现场审核持续时间,审核组成员。

对于再认证审核中发现的不符合,获证组织应在规定时限内完成纠正和纠正措施并提供纠正和纠正措施有效性的证据。本将对获证组织所采取的纠正和纠正措施及其结果的有效性进行验证。
本按照5.5 的要求作出再认证决定。获证组织继续满足认证要求并履行认证合同义务的,向其换发认证证书。

认证范围的变更
获证组织业务范围变更时,应告知本,并按本的要求提交相关材料。
本根据获证组织的变更情况,策划并实施适宜的审核活动,并按照5.5 要求做出关于是否扩大、缩小或变更认证范围的决定。相关审核活动可单进行,也可结合获证组织的监督或再认证审核进行。

全厂环境保护归生产部管理,环保人员主要职责:贯彻督促执行国家环境保地方有关保护环境的方针、政策和法规,制定全厂环保计划,做好环保宣传,配合有关环保单位进行“三废治理”,做好“三废”达标排放工作。
新建、改建、扩建项目,必须贯彻“三同时”制度,有**参加方案审定和竣工验收。
要按国家有关规定,每年在更新改造资金中提取约7%的作为环保治理经费,生产部要会同财务部做好排污费年度计划,按时交纳排污费,保证环保款项专款。
遵照国家环境保规定的“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由污染、排放部门负责和配合搞好“三废”治理和管理工作。
全厂要做好绿化,美化环境工作,各部门要落实清洁卫生制度,创我厂良好的工作、生活环境。
各车间要加强生产中的环境管理,开展综合利用和循环使用,减少排放量,减少污染和降低噪音,杜绝跑、冒、滴、漏现象,提高环境质量,保证(污水处理、烟尘处理)设施正常运行和护保养工作。
本厂要逐步认识和组织环保监测工作,掌握本厂的环境状态和发展趋势,建立环境保护档案。
保护环境,人人有责,广大职工要自觉遵守环境保,促进我全厂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
1、公司是否有企业简介,并能充分反应公司内部情况,如:背景、经营范围、财务表现、规模及设施、人力资源能力、技术优势、知识等(内部因素)及涉及法律法规和技术、市场占有率、主要合作伙伴及**的影响、物理边界、信息渠道(外部因素)?
2、在工作例会或管理评审会上,公司是否对公司的内部和外部因素的相关信息进行监视、评价和更新?
企业有无对这些内外部因素的相关信息进行监视和评审?
有无文审组织的相关文件?行业地方的新的法规要求?
3、组织的内部外部环境状况?有哪些需要应对和管理的风险和机遇?相关的会议纪要?
4、查:公司员工手册、环境管理体系手册,都明确公司背景、经营范围,明确公司所处的内外部环境。
5、查管理评审记录,对公司的内部和外部因素的相关信息进行监视、评价,内外部环境因素目前无重大变化(见手册4.1),为此无必要进行更新。
6、应对风险具体见《风险和机遇评估分析表》。
http://linfujia.cn.b2b168.com